第7章 狄咏荐才(第2页)
或许是因为他拥有两世记忆的缘故,他的记忆力十分强悍,狄咏打拳的套路,只是走了一遍,他便已经刻画进脑海,跟着狄咏打得有模有样。
而且,这《太祖长拳》确实不错,一趟拳走下来,他不仅将扎马的酸楚祛除,身体上也感到无比的舒畅和通透。
“殿下,真是奇才,居然这么快就掌握了长拳的精髓。”狄咏却是暗自心惊,他没想到赵煦居然这么快,就学会了《太祖长拳》的拳路。
狄咏不敢大意,拳路更加稳健。
两趟拳后,狄咏和赵煦停下。
赵煦浑身是汗,大口的喘息着,但他却感觉无比舒爽,身体前所未有的通透。
狄咏两鬓间的汗水滑落脸颊,轻呼出一口气,轻声说道,“殿下,练武当定器,每日修炼,才会有所成。”
“臣之武学传之于家父,对刀甚是了解。”
“殿下是否要用刀?”
“孤不用刀,刀势凶猛,是一往无前,舍生忘死,才可大成,应为战场大将所学。”赵煦摇头拒绝道,“孤的身份,注定不允许成为战场冲锋的大将。”
“孤习武只为强身,而不是冲锋陷阵,不需要成为万人敌。”
“孤即使入军,也当为主帅,坐镇中军。”
“孤所需的不是战场之兵,而是护身之器。”
“因此,孤所学之兵,当为剑。”
“剑为百兵之帅,自古帝王配之。”
“既可护身,也能彰显孤之身份。”
赵煦这番话虽然声音不大,但却无比严肃和认真,掷地有声,凭空让赵煦增添了几许威势,让狄咏对赵煦更是敬畏。
“殿下,剑术臣虽然粗通,但却是不精熟。”狄咏恭敬道,“不过,臣有一好友,名唤周侗,华州潼关人,人称【陕西大侠铁臂膀】。”
“周侗精通十八番武艺,有报国之心,却因为是武人,不得重用,今年二月来京,臣怜他武艺,为他谋了一个御拳馆教师职位。”
“殿下若是应允,臣可让周侗教授陛下剑术。”
“周侗。”
听到这名字,赵煦恍然,因为神宗丧事,他险些忘了这样一位大能。
在帝王赵煦的记忆中,这周侗不过是有些武力的武人,没什么稀奇。
但在后世赵煦的记忆中,这周侗虽然不显其事迹,但史书上却是明确记载过,周侗是岳飞之师,就这四个字,就足以证明,周侗的不凡。
毕竟,那可是名垂千古的武穆岳飞。
武将中的典范,忠臣中的典范。
况且,在话本和演义中,周侗还教出了三个万人敌,难得的先锋大将。
“话本,演义,这个时代不会与历史不同吧?”
想到这里,赵煦猛然心惊,他想到一种可能,这个世界或许与历史不同。
用后世的记忆来讲,他所处的世界也许是在一个平行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