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宋执印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章 择人、选官(第2页)

新旧两党的人一听,纷纷谏言,争论起来。

只有王珪、李清臣以及苏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赵煦也没插话,静静的待在高太后身边看戏,礼部尚书和枢密院使虽然重要,但他现在手上没人,即使想要推荐,也没法推荐,还不如安稳的看看戏来得实在。

新旧两党唇枪舌剑,不停的争锋,你来我往。

在赵煦的记忆中虽然见过无数次这种争吵,但在现实中这才算是惇升任枢密院使,许将权知开封府,林槩同知枢密院,熊本为兵部尚书,这样大家所提之人,皆有可晋升,也能免除诸位再行争论。”王珪拱手,笑眯眯的说道。

“还真是老狐狸。”

包裹赵煦在内,听到王珪这一番话,所有人都暗自吐槽。

王珪这一分,看似所有人都得到了好处,但实际上是在和稀泥,新旧两党都不沾边,把自己完美的摘出去。

“诸位爱卿,王相所说,诸位以为如何?”高太后也有些无力,但她对王珪也无可奈何,只能强制露出笑容,向其他人问道。

众人沉默,王珪这种分配,虽然能止戈,但却不是他们想要的。

突然间,一直没开口的苏颂微笑道,“太皇太后,这朝堂重职,也需官家的同意,才可任命,不妨问问官家的建议。”

“煦儿,你看吕大防担任礼部尚书如何?”高太后眼睛一亮,立马向赵煦询问。

赵煦虽然年幼,但头脑清晰,对她是绝对的支持,她都说得这么明显了,赵煦应该会同意。

高太后话落,韩缜等人面带喜色,章惇等人却是面色难看,他们也没想到高太后居然会直接提及礼部尚书和吕大防,枢密院使是只字不提,以赵煦对高太后的亲近,这礼部尚书的职位,是十拿九稳了。

“我这祖母居然也有脸皮厚的时候。”

赵煦有些意外,他也没想到高太后居然会这般厚脸皮,直接将人和官职说出来。

赵煦虽然明白,但并不会傻乎乎的去戳穿。

并且,吕大防这人能力不错,在外事上有些软弱,不讨人喜欢,但在内事上,却是颇有能力,是位难得的治政良臣。

最重要的是,吕大防与苏轼关系很好,搞不好使使力,能让吕大防提前成为自己的下属。

想到这些,赵煦决定推吕大防一把。

“皇祖母,孙儿虽在宫廷,也曾听过吕大人名声,知其朴厚惷直,为官一方,造福百姓一方,所以孙儿以为,吕大人可为礼部尚书。”

“官家谬赞,臣只是尽自身之责,做该做之事。”吕大防躬身行礼,心情十分激动,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触。

“看来吕大人的官声真是不错,煦儿处于深宫,也曾听闻。”高太后微笑道,“既然如此,那礼部尚书之职,就这么定下,待大朝会时,正式下旨任命。”

“多谢太皇太后,多谢官家,臣定不辱使命。”

吕大防神色严肃,郑重行礼。

众人见状,章惇等新党之人,也不再多言,知道礼部尚书的职位已经成了定局,他们再争也没有任何意义。

于是,章惇和曾布两人对视一眼,将目光落在了枢密院使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