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宋执印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章 朝会前定计(第2页)

“官家,难道就让那些蛀虫趴在朝廷身上吸血,让他们逍遥法外不成?”苏轼愤愤不平,通过赵煦的解释,他现在已经明白过来,不管是新法还是旧制,只有满足蛀虫,才能取得成功。

“放心吧!”赵煦冷笑道,“那些蛀虫长久不了,到时候他们吃下多少,朕会让他们加倍吐出。”

“现在不动他们,其一,是因为朕还未掌权,其二,是因为时机不对。”

说到这里,赵煦郑重嘱咐道,“现在当务之急,是你等在朝堂上站稳脚跟。”

“不出意外的话,章惇和曾布,要不了多久就会被贬出中枢。”

“届时,朕和王珪会全力推送子瞻先生成为枢密院副使。”

“等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从禁军下手,一步步的掌控禁军。”

“等朕掌权时,才可轻易的完成改制。”

“臣定当不负所望。”苏轼郑重道。

经过赵煦的点拨之后,他清楚的明白一昧的在朝堂上争论,根本没有,还不如按着赵煦说的,慢慢深入。

随后,赵煦继续说道,“不过,这新法废置,不可一蹴而就,应当逐步废除。”

“并且,这新法之中,在废除之时,也可趁机添加一些想法,为以后朕掌权后的政令,打下基础。”

“敢问官家,是哪些条令?”苏轼好奇道。

李助也好奇的看向赵煦。

赵煦微笑道,“此事暂且不急,我们之后商议。”

“现在,朕有一事相托,还望子瞻先生答应。”

“官家可是要说太玄之事?”苏轼很是敏锐,一下就猜到了赵煦的想法。

嗯——

赵煦微微颔首,低声说道,“太玄是重才,若是在朕身边担任幕僚,太过浪费其才。”

“但太玄祖上不显,不能蒙荫为官,现科举又刚过,若是通过科举,还需再等三载,这与朕之谋划不符。”

“因此,现在让太玄入朝,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入太学上舍,通过今年的三舍考核,拿到上等,便可直接入朝为官。”

“即使拿到中等或者下等,也能参加今年的秋闱。”

“现在朕希望子瞻先生,能将太玄收入苏门,为其正名,指点其经义,在月后举荐入太学,直入上舍。”

“官家放心,昨日太玄已与臣说过,三日后臣会为太玄举办入门宴,为太玄传播名声,指点其经义,举荐他入太学。”

“而且,臣昨日特意向太学正李格非交好。”

“有臣的举荐,以及李格非的担保,应该能让太玄直接进入上舍,在今年参加上舍考核。”

“李格非已经调任起居郎,找他不妥。”闻言,赵煦皱眉摇摇头说道,“况且,李格非一位九品学正,即使有王相之婿的身份加持,即使有你的举荐,恐怕也没那么容易让太玄入上舍,参加今年的上舍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