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页)
皇后早不薨,晚不薨,偏偏在这个时候薨了
此事,绝不简单!
一场更大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
5
尘埃暂定暗流续
皇后薨逝的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京城掀起了滔天巨浪。皇上哀恸不已,下令举国致哀,并着手调查皇后死因。然而,太医给出的结论却是心疾突发,药石罔效,一个看似合情合理,却又充满了疑点的答案。
苏晚卿和萧煜都敏锐地察觉到,这背后定有隐情。皇后虽然与李贵妃一党素来不和,但身体一向康健,怎会突然心疾而亡而且,偏偏是在李贵妃和三皇子失势之后这未免也太巧合了。
此事,恐怕与太子脱不了干系。萧煜在书房中,对着苏晚卿沉声道。他已然习惯了与她一同分析朝局,她的聪慧与敏锐,往往能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
苏晚卿微微颔首,眉宇间带着一丝凝重:太子顾明轩,看似温厚纯良,实则心机深沉,野心勃勃。前世,他能为了皇位,毫不犹豫地牺牲我苏家满门,今生,为了扫清障碍,提前除掉皇后这个潜在的威胁,也并非不可能。
只是,他为何要选择在这个时候动手萧煜有些不解,李贵妃和三皇子刚刚失势,他本该趁机巩固自己的地位,而不是节外生枝,引火烧身。
苏晚卿沉吟片刻,道:或许,皇后知道了什么不该知道的秘密。又或者,太子想借皇后之死,嫁祸给某些人,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
她忽然想起一件事:煜,你还记得吗当初你说,我母亲与你之间的婚事,是皇后从中作梗。那么,皇后与我母亲之间,是否存在更深的恩怨或者说,皇后是否掌握着某些足以威胁到太子地位的,关于我母亲,或者苏家的秘密
萧煜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此事,本王会派人详查。
他顿了顿,又道:卿卿,如今朝局动荡,太子野心毕露,你我行事,需更加谨慎。柳氏虽已入狱,但其罪证尚未公之于众。我们必须尽快让她在公堂之上认罪,将李嫔和三皇子彻底拉下水,断了太子的左膀右臂。
我明白。苏晚卿点了点头,张嬷嬷的供词已经准备妥当,只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这个时机,很快便来了。
三日后,大理寺开堂公审柳氏一案。苏晚卿作为苦主,亲自出庭作证。
公堂之上,柳氏依旧巧言令色,拒不认罪,甚至反咬一口,污蔑苏晚卿捏造证据,陷害于她。
就在柳氏得意洋洋,以为自己能蒙混过关之际,苏晚卿却不慌不忙地呈上了张嬷嬷的画押供词,以及从锦绣阁搜出的牵机引残余毒药。
铁证如山,柳氏顿时面如死灰,再也无法狡辩。
最终,大理寺卿宣判,柳氏谋害主母,毒杀朝廷命官家眷,罪大恶极,判处斩立决!
苏晚云作为从犯,虽未直接参与谋害,但知情不报,包庇纵容,被判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回京!
这个结果,大快人心!
苏家多年的冤屈,终于得以昭雪!
苏晚卿站在公堂之外,望着湛蓝的天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母亲,您看到了吗女儿为您报仇了!
柳姨娘和苏晚云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通过柳氏的供词,李嫔(原李贵妃)和三皇子参与谋害朝廷命官家眷的罪行也昭然若揭。皇上震怒之下,下令将李嫔打入冷宫,三皇子废为庶人,圈禁于宗人府!
至此,李嫔一党彻底覆灭。太子顾明轩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但苏晚卿知道,他心中定然对她和萧煜恨之入骨。
清除了这些障碍,苏晚卿和萧煜的婚事,也提上了日程。
皇上下旨赐婚,择吉日完婚。一时间,煜王府和丞相府门庭若市,前来道贺之人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