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万人嫌厨神试图摆烂笔趣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1章(第1页)

比如,好食有做一款冲泡类的酸辣粉,在之前销量一般,顾客反馈是里面使用的红薯粉丝口感一般,在这回筛选之下便打算换一家采购商,下个月就准备要上新版本了。

糖厂这种评价不仅仅存在纸面上,是能够很快带来收益的,而且和夜市那边一样,合作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有些原料好,可以签下来做糖厂的原材料供应,有些产品的配方很特别,顾客很喜欢,但当地却没有什么大规模生产能力,糖厂就会把配方买断,自己用来生产,并不需要投资的就和糖厂的营销团队合作卖产品分成,甚至有时候糖厂就是看中了那个“人”。

“之前有个在这里卖南沙一点红的,销售额整体来说比不上其他人,但是那个摊主很有意思,”姜汀州道,“她会做广式糖水,直播的时候就一边做一边和观众聊天,说话轻声细语的,她观看量特别很高,只是南沙一点红这个品种在口感上确实不算大众,所以卖不过别人,可这不代表她不吸引人。”

而且这个摊主的长相是很舒服的那种,做糖水的样子和对镜头笑的样子都很温柔,这是个很好的苗子,所以糖厂对她本人进行挖角,邀请她加入糖厂的网络运营部,做签约主播。

现在,她已经在准备入职了,她所拥有的那个账号也有了人气。

宋凌:“……”

怪不得糖厂这边不收摊位费服务还这么齐全。他不是为了赚那点小钱,花着力气给出这个平台目的是优中选优,把最好的筛选出来,根本不可能亏。

但姜汀州仍有许多要做的事情。

“以前在夜市的时候,主要是我一个人在做这些评价,只要是我觉得好的,糖厂就会投,大家也很信任我,”姜汀州道,“但是食品行业太丰富了,来这里那么多产品和项目我一个人是判断不过来的,而且我也是人,难免有不懂的判断失误的时候。

这套评价体系得需要更多人来完善、来打分,所以在夜市那时候,糖厂就成立了专门的部门,培训了这么久,在jihui这会儿正式运行。”

现在,糖厂已经成立了专门的部门,有一整套系统,一些数据是系统自动生成的,还有专门大数据分析的人,有行业里做了很多年有经验的老员工,有做网络传媒的,也有厉害的职业经理,其中还有陆运的人,对全国的生鲜产地都是有研究的,分成不同的评审小组。

他们在调研之后给出自己的评价客观和主观的评价按规则汇集,得到最终的评价结果,影响糖厂下一步做的决策。

当然,做出的结果最终还要递到姜汀州手上去,由他来做最后的拍板。

“这其实是糖厂真正的投资部门。这个部门里的拿到的奖金会和他们评价的结果相关,每个人的专业能力都经过考核,”姜汀州道,“所以我很需要这些商户来到永青,参加这次jihui,在面对顾客的销售场景里是能够展现出很多东西的,可以帮助我们做到更完整的评价。”

“糖厂评分”这个部门姜汀州仍然在关注,毕竟这套体系还在不断完善,但他不是时刻跟着,却已经出效果了。

在这套评价体系下,在某一项表现特别突出的也会脱颖而出——那位做糖水的姑娘就是在这个过程被挖掘出来的。

宋凌听到这里十分震惊。

她不知道在这样的一场jihui背后,原来姜汀州已经做好了这些准备。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所以,姜总,你现在希望我做什么?

“虽然现在糖厂评分这个部门里的人已经相对完整了,但是为了防止闭门造车,或是时间长了一些人徇私,我们还需要外界审核,多听一听真正专家的意见,这样给出的分数才能服众,”姜汀州道,“宋主编不仅有这个水平,能邀请到您作为首席顾问是我们的荣幸,而且我相信您也能给我们推荐一些合适的人选,可以给出专业的评价,作为参考。”

首席……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