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第1页)
宫室内焚着香,赤阳的宣讲声虽不重,却仿佛能够随着香雾丝丝缕缕沁入发肤,渗进灵台。 众人无不认真倾听。 “天之道,不可违,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道者也。” “而修道者,在于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损有余而补不足,尽矣。” “举事而不顺天者,逆其生者也……是为,逆天行事之人必招无穷灾祸。” 那仿佛是从遥远之地传来的飘渺之音如烟如云,然而烟云间却暗藏无形天雷,随着上方之人的诵声,一道道劈向殿中唯一逆天而生的异类。 “知而避之则吉,逆而行之则凶,欲安者,乃当顺天地……” “这岂非是教人坐以待毙?面对厄运与灾祸也不能有反抗之心?”少女不解的声音响起:“如此未免过于消极。” 开口的少女衣饰鲜亮,生得月盘般的面庞,她是赵王之女,赵国郡主刘鸣,前日初才来到长安。 听法时,只要不是打断讲法者,提出质疑并不为失礼,各大法会上,时常也有人提出反驳之音,若反驳者有足够的才学悟性,可与讲法者旗鼓相当地辩论一番,反而会给法会添彩。 此刻殿内多少年,郡主刘鸣的问话也是许多人的想法,一阵低声讨论间,赤阳缓缓摇头:“非也。真正的悟道者从来不会一味被动服从,而当在草木枯荣、星辰运转中捕捉察觉天道暗示,继而顺应天意,正是方才说过的‘知而避之则吉’——” 下方诸人便谈论起来:“这话的意思是……只可避凶,不可逆天?” “占天道之盈虚,观星者观的正是天意暗示……” “天道自有其规律,岂是人力可逆?” “……” 赤阳静听众声,时而微微颔首以示认可,但是他最期待的声音并没有出现。 师姐的徒弟必不可能是拙舌之辈,这个孩子行事大胆,不缺少年意气,当有将他驳倒的胆量与执念。 她应该开口,这殿室之内,唯独她最应该开口,因为她不该被允许存在。 赤阳的目光缓缓移动,落在下方那道始终安静的身影之上,他面目几分悲悯,凝作无形天雷的缓慢话语间却已添杀伐之气: “而天道亦有疏漏时,此时便需悟道者主动调和,加以修正,代天清浊——方为正道至境。” 被他垂视着的少微慢慢抬眼。 要修正她吗?要将她这个浊物清除吗?代天道诛杀她吗? 两道目光在香雾中触碰。 少微依旧不说话。 她为什么要说话?她知道他的道是什么就够了,却根本不在乎他的话是对是错,更不屑向他证明她的存在是否合理。 她只和姜负争辩吵嘴,因为她想得到姜负认可,可眼前这个人,他算什么东西?凭什么要她向他自证? 她不仅不需要向他自证,也不需要向所谓天道自辨,她没有道可辨,她就是她,她不想被他说教,也不想与他说教,她才不在乎自己是否光明正大,任凭他巧舌如簧将嘴说破,管他真心还是虚伪,反正她只有一个想法:她要自己活,要姜负活,要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