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第1页)
除君父外,其余人等皆为臣,您为君,为君者若被为臣者在气势胆量上压了去,损得也是陛下的颜面。” 郭食说到最后,语气里带上一丝笑意:“殿下今已坐稳了这储君之位,早已不是孤身一人,只当大胆养出一颗无惧之心才是……” 刘承神情茫然。 无惧之心?这要如何才能养出? 片刻,他若有所思地转头,却是望向远处祭台的方向。 视线遮挡昏暗,祭台已不可望,但那在火中舞动着的、挽着大弓的墨朱之影犹在眼前……她看起来那样无畏无惧,独立山川前天地间,恍若真正遗世绝俗的神鬼。 她叫花狸。 屈子的《山鬼》中,既有她诵出的那句【东风飘兮神灵雨】,也有一句【乘赤豹兮从文狸】,写得正是巫神出行时的情形,乘赤色的豹子,身后跟着有花纹的狸猫,即花狸也。 她既是巫神,也是文狸。 这样恰巧,这样神妙,真如天赐之人。 就是不知她此刻如何了?伤重到何等程度? 刘承想让人去打探一二,犹豫了片刻,还是开口交待了身后内侍。 内侍领命退去,郭食含笑出声:“这巫女花狸的确不凡,殿下不宜得罪冷落,却也切记不可走得太近……她到底是个巫女。” 刘承垂眼:“吾知道了。” 取来汤药后,刘承便亲自带人送去了皇帝住处。 鲁侯与严相探讨了一番北地战况之后,鲁侯才开口说起六皇子之事:“老臣已听闻了那别庄之事。六皇子少年心性,行事的确欠妥了些,但此事也并非全然无法理解,陛下罚且罚了,揭过便是,事后却不宜再记在心上,以免再伤了父子之情。” 皇帝抬眼看去,已多年不掌兵的老人依旧坦荡如从前,说话很直,却也都是真心话。 在这样一位老人面前,皇帝也直言问:“鲁侯为何要替他说情?” “就私心而言,老臣待六皇子心存怜惜。”鲁侯语气添了些复杂:“当年之事,稚子无知无辜,加上到底是老臣伤了这孩子一条腿,难免有两分愧疚。” 稚子无辜,两分愧疚…… 皇帝沉默下来。 有些心绪,只会被这些过于平实的言语所激发。 而今夜这场大祭的余火似乎仍未散去,彼时他也一度陷入那贯穿天地般的震撼中,被山川天地气息包裹着,心底最原始的人性火焰也被唤醒一瞬。 有人说,巫术可以蛊惑人心,也有人说真正高明的巫术可以疗愈人心,而今夜他很清楚自己不曾被蛊惑,那反而给他带来一丝久违的通彻的清醒。 鲁侯接着道:“但除开这些微私心,老臣亦是为家国为大乾思虑,父子离心相对,下方人心必然浮动……陛下既将六皇子召回京城,他若有不足处,自当使人悉心教导指引。” 皇帝依旧沉默,鲁侯是很常见的武将直臣想法,又持有“家和万事兴”的朴素观念,虽不够深彻,却也有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