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叶家姐弟(第3页)
说完不等几人有反应,便绕开她们往家里去。
……
机械厂家属院的房子有好几种,平房、筒子楼,还有领导们住的独门独院的小两层,因为这些房子盖于不同时期,所以分散在了家属院的不同区域。
其中平房盖得最早,房龄和建厂时间差不多长,所以这些房子也分布在家属院最前面。独门独院的小两层在中间,不过数量不多,只有十来栋。
再往后才是筒子楼,这批房子是七十年代中盖好的,每栋都有六层,每层除掉洗漱厕所有七间房。
因为盖得晚,筒子楼的条件相对平房要好一些,平房那边总共才两个公厕,每天早上厕所门口都要排长队倒马桶,而筒子楼这边每层都有厕所,寒冬腊月的晚上也能出门蹲厕所。
所以这批筒子楼盖好时,机械厂的职工们为了分房可以说是抢破了头。
叶薇父母都是机械厂职工,她爸手上技术又是一等一的好,很受领导重视,所以得到了分房的机会。
那会除了小两层是看职务分的,其他房子分配时优先考虑的都是各家人口数。
当时她小妹虽然没有出生,但奶奶还活着,一家五口人,一间房自然不够住,所以最后叶家分到了两间房。
又因为其中一间在最左边,比同楼层其他房间多了走廊的面积,所以两间房面积加起来,比他们原来住的平房三间都大,有近五十个平方。
分到房子后,叶树朋夫妻在大的那间隔出了个过道,再将两间房分别从中间隔开,所以叶家现在的格局算是三室一厅。
也因为这样,叶树朋夫妻相继去世后,大院里打叶家房子主意的人不少,而其中最过分的要数隔壁吴家。
早年叶薇爸妈活着的时候,李菊萍心里就时常不平,她觉得自家比叶家还多一个孩子,凭什么叶家分到的房比她家还大?
等到她两个儿子接连结婚,家里居住日渐拥挤,再看叶家能支撑门户的都陆续去世,只剩下三个半大孩子住着三室一厅,就更眼热了。
叶树朋去世不到三个月,李菊萍就上门了,说看她刚参加工作还要养弟妹,负担太重,想帮她分担。而分担的办法,就是吴家把她家所有的02号房租下来。
叶薇不傻,当然不可能答应。
他们住的房子产权都是归属厂里的,所以职工间出租房屋,住久了就大着脸说房子是自己的,赖着不肯还这种事虽然不多,却也不是完全没有。
何况叶家这房子是分给叶树朋夫妻的,虽然叶薇接班进了厂,但叶家只有三口人,两间房太宽裕,如果厂里领导不讲情面,完全可以要求他们让出一间房。
厂里没动作,纯粹是看在叶树朋为挽救厂里资产损失而牺牲的份上。
但情分是会随着时间越变越淡的,她现在把房子租出去,年后吴家不肯腾房,厂里领导还会不会愿意替他们姐弟出头是未知数。
房子不是叶薇一个人的,她不可能冒这个险。
而李菊萍见他们姐弟三人年纪小,以为他们软弱可欺,被她拒绝后就撕破脸了,有天趁她上班弟妹上学,撬开她家的门不打招呼就把家具搬了进去。
叶薇回家看到,二话不说就让弟弟去派出所报了警,然后哭嚎撒泼,把这件事一直捅到了机械厂领导面前。
当时叶树朋刚去世,还尸骨未寒,厂里领导自然会偏向叶薇姐弟,又有公安在旁边看着,李菊萍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把家具搬回去,还因为撬锁这事赔了几百块钱。
不过李菊萍真正安分下来,还是在叶薇把吴家老四揍了以后。
吴家几个孩子中,最不争气的就是老四吴龙,他初中毕业不想继续读书,李菊萍夫妻就花了大价钱给他在自行车厂买了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