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1页)
被人遗忘已久的“雁王”与“徐令”被人推到御前,李丰目光阴沉的注视着面前的人,冷冷地道:“阿?F,朕要听你说,怎么回事。” 那“雁王”弓着肩缩着脖,整个人哆嗦成了一团,往日俊秀深沉的五官气质一变,竟凭空带了几分猥琐气,吓成了一只人形鹌鹑。 别人没什么,张奉函先急了,上前猛一推“雁王”肩头,急道:“您倒是说句话呀!” 这时,离奇的事发生了,当年踩在玄鹰背上一箭射死东瀛奸细了痴的雁王居然被奉函公这么个糟老头子推了个大跟头,踉跄着匍匐在地,一侧的肩膀摔变形了! 众人都惊呆了,不知是奉函公喝了紫流金还是雁王变成了泥捏的。 好半晌,北大营统领壮着胆子上前一步,试探着伸手在“雁王”变形的肩膀上碰了碰,回道:“皇上,此物好像……” 李丰:“什么?” 北大营统领道:“……是个垫肩!” 说话间,“雁王”抬起了头来,只见那张脸上涕泪齐下,鼻子和下巴分兵两路,各自往左右歪曲,一张俊脸南辕北辙地分裂开来——哪里是“雁王”,分明是个不知哪里来的妖魔鬼怪! 北大营统领震惊之余,上手三下五除二地将此人外袍扒开,只见他两侧肩膀,胸口后背都塞了可以以假乱真的软垫,脚下靴子中至少藏了五六寸的内垫,假鼻梁、假下巴与人皮面具往下一扯,分明是个五短身材、獐头鼠目的陌生男子。 李丰这辈子没见过这种大变活人,倒抽了一口凉气:“你是何……何人?” 沈易觉得皇上中间有一瞬间大概是想喊“你是何方妖孽”的。 那男的张开嘴,却说不出话来,只见他口中舌头已经被割去了。 再看旁边那“徐令”,扒开头发,头皮上也能找到一层人皮面具的接缝。 吕常:“……” 杨荣桂:“……” 那两人是杨荣桂派去看守雁王和徐令的,什么时候被人割了舌头弄成了这样?真的雁王呢?莫非这么长时间以来,真正的雁王和徐令一直混在他手下队伍里假装侍从! 杨荣桂惶急地回头去找寻,后面一堆被北大营押来的随从里果然少了两个人! 什么时候没的他一点也不知道! 一时间,连方钦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满心阴谋的方大人不由自主地怀疑起来,杨荣桂别是真的早跟吕常拆伙了吧? 李丰实在看不下去了,抬脚要走,脚什么时候麻的都不知道,一迈步就晃了一下,要不是旁边还有个顾昀,当今天子就要斯文扫地地摔个狗啃泥了。 “皇上,”顾昀在旁边耳语道:“臣背着您下去吧。” 李丰心头狠狠地一震,当他看向顾昀的时候,一时几乎有些恍惚,身边这个人好像这么多年都没怎么变过——并不是说顾昀还保持着十来岁的半大孩子面貌,而是他那眼神。 经年以往,所有人都搀了不知几多算计与深沉,只有那双熟悉的桃花眼里,依稀存着当年身在一片鳞甲中偷偷冲他笑的促狭与风流。 李丰摇摇头,不肯让在众目睽睽之下示弱让人背着走,只是扶着顾昀一只手臂,缓缓走下一片狼藉的祈明坛。 内侍掐着尖细的嗓子叫道:“起驾,回宫——” 苍茫夕照,悠悠地垂到皇城边缘,将万万千鳞次栉比的琉璃瓦映得一片血红。 终于还是落下去了。 ☆、第95章惊变 这注定会是个不眠夜。 吕氏一党被风卷残云似的拿下,全部下狱候审。 方钦等人虽救驾有功,有惊无险地暂时未受牵连,这结果也与他们谋划的大相径庭,被搞了个灰头土脸。 而整个事件的漩涡中心雁王却依然不知在什么地方,生死不明。 隔天正赶上要开大朝会的日子,只好临时取消,太医院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匆匆进出皇宫,顾昀和沈易在宫里待了一宿,第二天凌晨才披着初秋微凉的晨露离开。 顾昀的鼻尖好像依然萦绕着深宫中的药汤味,他的鼻子格外灵,也乐于欣赏各式各样的味道,美人身上甜而不腻的脂粉香,盛夏风中丰润芬芳的草木香,俊俏少年身上清新宁静的草药熏香……只是唯独不喜欢药汤子味。 特别是门窗紧闭时闷在屋里那股凝滞不动的药汤味,沉闷而挥之不去,好像一团泥潭,能把活生生的人拖进去。 经此一役,两人并肩而行,各自心力交瘁,谁也没吭声,一路出了宫,沈易才不放心地问道:“你眼睛怎么样?” 顾昀摇摇头。 沈易也不知他摇头是说“没事”还是“不怎么样”,想了想,觉得顾昀家里也没个人照顾他,便令车夫往自己家方向赶去。 京城戒严状态还没解除,青石板上两侧无人,掀开车帘只听得见马车“辘辘”的声响,沈易疲惫地舒了口气,扶了扶头顶上微微晃动的汽灯。那灯光照出顾昀脸上大片的阴影,他双眼下隐隐含着青色,两颊有些凹陷,上了车就双手抱在胸前靠在一边闭目养神,也不问沈易要把他拉到哪去。 直到车子到家,沈易才把他推醒,就这么一会工夫,顾昀居然还真睡着了,睁眼的一瞬间有点迷糊,下车吹了点晨风才清醒过来,他眯起眼看了看沈府的大门,说道:“刚才乱哄哄地,我好像听别人说了一句,沈老爷子病了?” 沈易干咳一声,在大门口也不太好实话实说,只好冲他挤眉弄眼地笑了一下。 顾昀会意:“我这探病的今天空着手……” 沈易苦笑道:“这倒是无妨,你把他儿子全胳膊全腿地带回来,就已经算个大礼了……你给我闭嘴!” 后面那句是对沈家大门前那尊神鬼莫测的门神鸟吼的。 今天门神八哥鸟似乎心情颇佳,本没打算发威,正伸着脖子好奇地盯着顾昀看,谁知才刚少许扑腾了一下翅膀就遭到了斥责,顿时怒向胆边生,嗷嗷叫着迎客道:“畜生!小畜生!一脸晦气样,今天死,明天埋!” 沈易:“……” 他们家这祖宗只认沈老爷子,见了沈老爷子就“老爷恭喜发财”,对其他两条腿的活物则一概是“畜生来战”的态度。 顾昀面不改色,看来不是头回挨骂,他那手指扣在一起,驾轻就熟地一弹,一道劲风就打在了鸟嘴上,那八哥给他这一“巴掌”打得在笼中翻了两个筋斗,羽毛掉了一地,立刻欺软怕硬地蔫了,哑然半晌,捏着细细的嗓音委委屈屈地道:“郎君大吉大利,金榜题名!” 沈将军真快要无地自容了。 顾昀笑了一下,转身要往院里走,不料他才一转身,那鸟立刻变脸如翻书,恶狠狠道:“呸!呸!” 按道理来说,百十来斤的一个大人实在不该和这二两重的扁毛畜生一般见识,可惜安定侯不讲道理,闻声立刻退回两步,一伸手把门梁上的鸟笼子摘了下来,打开铁笼门便将那门神掏了出来,对沈易道:“跟你家老爷子说,这玩意我带走了,改天赔他只新的。” 沈易早就受够了,忙感激涕零道:“好,没问题,大恩不言谢!” “门神”大骇,浑身羽毛都炸了起来,尖叫道:“谋杀亲夫啦——嘎!” ……它被顾昀掐住了脖子。 这一嗓子叫醒了打盹的看门老仆,老仆揉揉眼,一见顾昀来了,忙引路迎客,又是一番鸡飞狗跳。 进了内院,沈易四下一扫,见远近无人,这才压低声音问道:“雁王殿下到底在什么地方?” 顾昀缓缓地摇摇头。 沈易吃了一惊:“你也不知道?” “在扬州就断了联系,”顾昀一只手拎着鸟,另一只手用力掐了掐眉心,很快将自己眉心处掐红了一片,他先将去路行程同沈易简单说了一遍,又道,“他找小曹假扮成自己在杨荣桂那虚以委蛇,自己暗度陈仓,听我留在他身边的亲卫说,好像是去一个江湖帮派里找寻流民证人,途中只捎了一封短札说‘安好勿念’,让我们回京不必管他,之后再没有联系过。杨荣桂以他的名义造反,我实在得回来替他周旋一二,留了几个人在那边,也托了钟将军暗中派人查访,但是至今也……” 闹了半天那边还悬着心呢。 沈易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伸手按了按顾昀的肩膀:“雁王的能耐你不知道吗?你看他面也没露,心里都有谱,就知道肯定没事。再说他从小就跟着钟老他们天南海北地跑江湖,什么没见过?没事的。” 顾昀拧在一起的眉心没有要打开的意思。 沈易只好转移话题道:“皇上怎么样?” 顾昀叹了口气:“倒是没受伤,太医只说是怒极攻心,得静养——不过说实话,‘静养’这俩字我听得耳根都起茧了,大夫们好像对付谁都是这俩字,要真能养谁不养?” 沈易小心翼翼地问道:“他那时候叫你进去,没说什么吧?” 顾昀沉默了片刻:“说了,他问我‘若暴雨如注,大河涨水,走蛟可会长角’。” 沈易顿时屏住了呼吸——走蛟长角是成龙之相,这话暗指谁不言而喻:“你……” 顾昀道:“蛟或是龙,在民间传说中本为近亲,呼云唤雨、润泽大地,都是一样的,可纵使神蛟,倘若为了长角化龙让大河涨水,弃两岸于不顾,那岂不是兴风作浪吗?想必也是条前科累累、为祸乡里的恶蛟。” 沈易:“……你是这么和皇上说的?” 顾昀:“唔。” 其实李丰还跟他说了别的。 本来正当壮年的男人靠在床头的时候,忽然间有点日薄西山的意思,李丰毫无预兆地问道:“先帝驾崩之前,和你说过什么?” 先帝说了好多,顾昀至今想来其实全都历历在目,听李丰问起来,他略一思量,挑了一句最安全的,回道:“先帝嘱咐臣,‘万事过犹不及,要惜福知进退’。” 李丰听了愣了愣,转头望向方才苏醒的晨曦,将“过犹不及”四个字念了几遍,随后不着边际地说道:“……阿?F跟朕说过他小时候被蛮女虐待的事,皇叔知道吗?” 饶是顾昀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一时也有点懵,没明白李丰是什么意思。 那时,窗外正好有只小鸟不慎将树杈踩断了,吓得扑棱棱地上了天,李丰被那动静惊醒,脸上那种茫然而倦怠的神色蓦地散了,他回头看了顾昀一眼,目光中似乎含着好多话,但是最后也没说什么,只是挥挥手让他离开了。 沈易在他耳边感慨道:“君心难测,人心也难测。” 顾昀回过神来:“累。” “可不是吗,”沈易十分有同感道,“无法无天的,狗急跳墙的,浑水摸鱼的……我觉得还不如在边关打仗——其实在灵枢院当长臂师的时候最省心。子熹,我有时候看这京城真跟盘丝洞一样,到处都是险恶,要么干脆咱俩撂挑子吧,找地方盘个小铺子,合伙做点小生意,饿不死得了,也不用看谁的脸色。卖点什么……嗯,就卖长臂师的工具和机油,你说好不好?” “有病吗?”顾昀白了他一眼,“一天到晚把自己搞得油乎乎的,再伺候一帮一样油乎乎臭烘烘的客人——我可不干。要卖也卖胭脂水粉,每天迎来送往地看看美人也是好的。” 沈易一听,假正经之心立刻泛滥,皮笑肉不笑讽刺道:“你胸怀这么大的志向,雁王殿下知道吗?” 顾昀跟着笑了,但是只笑了一下,很快就笑不下去了,在沈易面前没怎么费心掩饰地露出忧色来。 长庚现在人在什么地方? 就算他真的能有惊无险地归来,李丰那边又会该怎么说?经此一役,那两兄弟对彼此还能毫无芥蒂吗? 沈易冷眼旁观,见话题一绕回到雁王身上,顾昀就连装都装不下去了,他从未见过顾昀对谁用过这么重的心,一时有些心惊,有点不敢往下说了。 近年来世情其实十分混乱,民间有些地方十分奔放,大有效仿洋人抛开男女大防的苗头,同时,一些大儒世家又变本加厉地死守旧体统,大呼礼乐崩坏、对门人子女禁锢越发紧。 可不知怎么的,沈易总觉得这世道有些无情——前者三天好了,两天掰了,抛开父母之命媒妁之约,婚姻大事上其实人人心里都有小九九,就算别人不管,自己也会算计,到最后依然是捏着鼻子门当户对凑合过活。 后者更不必说,适龄婚配不过是依着古礼走一番流程,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给强按在一起,跟猪马牛羊配种无甚区别。 花好月圆、美满如璧,好像都得瞎猫碰死耗子,人间深情只有那么少的一点,疯子拿去一些,傻子拿去一些,剩下的寥寥无几,怎么够分? 像雁王和顾昀这样的实属罕见。 虽然两人都不怎么在外人面前表露太多,但以沈易对顾昀的了解,倘若不是割舍不掉,顾昀万万不会踩过义父子的那条线。 沈易一想就忍不住觉得心惊胆战,老母鸡病又犯了,于是小声问道:“子熹,不是我乌鸦嘴,但你想过没有,万一你们俩之间将来有点什么问题,你打算怎么收场?” 顾昀半天没吭声,但是这一次,他总算没有顾左右而言他,快要走到后院的时候,顾昀忽然几不可闻道:“想过,不知道。” 沈易竟一时无言以对。 哪怕是天崩地裂的山盟海誓,听在他耳朵里,大约也没有这五个字那么石破天惊了。 进了后院,只见传说中正卧床不起沈老爷子正在后院里生龙活虎地打拳,丝毫没有要死的意思,顾昀来访让他老人家颇为欣喜,拉着他要讲养生心得,还盛情邀请顾帅来跟自己推个手。 沈易生怕自己老爹被顾大将军推到墙头上,忙一头冷汗地阻止了这番邀请,将顾昀带去休息。 顾昀一觉睡到了下午,还没来得及醒盹,便被闯进来的沈易拽起来:“皇上急诏你进宫。” 顾昀匆匆赶到宫里,先被一个自己派到长庚身边的亲卫给晃了眼,那亲卫一看就经过了长途跋涉,狼狈得不行,身上带着伤,还有血迹。顾昀心跳陡然快了几拍,艰难地润了润嘴唇,勉强按捺住心绪,飞快地给李丰行了礼。 “皇叔快免礼,”一脸憔悴的李丰撑着病体爬起来,转向那亲兵,“你说雁王那边是什么情况?” 那亲卫一低头,对顾昀道:“属下奉大帅之命,随行保护雁王殿下与徐大人暗查江北疫情,杨荣桂那奸贼意图不轨,我们前往江北大营报信,一度与雁王失去了联系。后来杨荣桂金蝉脱壳北上,大帅不确定雁王是被其挟持还是自己另有办法脱身,便一方面带人回京,一方面将我等留下在扬州府试着搜寻雁王踪迹……” 这番话是顾昀提前交代的——其实亲卫们是长庚入沙海帮的时候留在扬州府的。 后来顾昀北上京城,实在放心不下长庚,便仍将他们留在扬州,让他们继续搜寻长庚的下落。 顾昀皱了皱眉,心里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杨荣桂手里的人是假的,”李丰插话道,“这么说你是有阿?F下落了?” 那亲卫从怀中取出一封信:“皇上请看。” 信封上是长庚的字迹,与他平日里的工整相比,略有些潦草,还沾了血迹。 顾昀指尖微微发麻,突然明白当年京城守城时,长庚跑来给他包扎伤口时的“晕血”是怎么一个心情了。 李丰接过去,越看眉头皱得越紧,过了好一会,他居然叹了口气,没吭声,转手将信递给顾昀。 顾昀大概用尽了全力,才使自己看起来不显得那么惶急而迫不及待。 那信中开头还算正常,基本是胡说——编排了一通自己怎么机智地金蝉脱壳,怎么从杨荣桂手里逃脱,后来阴差阳错地落在沙海帮手里,并发现江北流民一部分被杨荣桂秘密关押迫害,一部分入了匪帮,雁王为求人证,便决定跟徐大人一起潜入匪帮调查此事……想来徐令那书呆子已经被长庚哄得指东不打西了。 后面内容却不对了—— 长庚寥寥几笔,交代了他在沙海帮所见所闻种种,杨荣桂无法无天得有点耸人听闻,然而就在他刚刚说服了一群沙海帮的匪人随他进京面圣时,沙海帮内部出了问题。 尽管接收了不少流民,但匪帮毕竟是匪帮,对官府怀有天生的恶意,有一些悍匪怀疑雁王入沙海帮是不怀好意,为了招安而来,三番两次争论越来越激烈,乃至于帮内多方势力有了冲突。 匪帮里也有好多热爱挑拨离间的搅屎棍子,当地民怨本来就深,很快挑出了事端,引发了暴民叛乱。 长庚在信中叮嘱说,暴民虽然看似声势大,但火机钢甲有限,不见得能招架得住江北大营的正规军,只是如此一来,事态必然扩大,民怨也必然更深,武力压制是下下策,因此尽量不许江北大营介入,他说自己会在其中周旋,尽可能收拾民心,平复民怨。 顾昀看到这里,真是杀人的心都有了——这他娘的不是胡闹吗? 这也能叫“安好”?! 那亲卫开口道:“大帅,王爷有命,属下不敢不遵从,只是态势愈演愈烈,杨荣桂走后,他手下城防官兵群龙无首,被那些暴民折腾得左支右绌,有的暴民有亲朋好友死在杨荣桂手上,仇恨当地官府,手段残忍,对俘虏官兵常加以酷刑折磨致死,眼看难以收拾,钟将军命我等速来报朝廷,请皇命。” 李丰问道:“那阿?F人呢?” 亲卫跪了下来:“……回皇上,雁王殿下……雁王殿下托人辗转送出这封信以后,就再没有消息了,当时偷偷送信的是个僧人,那僧人所在的庙第二天就被烧了。” 顾昀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李丰也被这接连意外的变故打懵了。 ☆、第96章险情 长庚睁开眼睛的时候,周遭一片漆黑,附近会反光的只有了然大师那颗光头。 他刚一动,狼狈不堪的徐令就扑了过来,大呼小叫道:“王爷!王爷您可醒了!王爷您还认识我吗?王爷……” 没嚷嚷完,徐大人自己先哽咽起来,他对着长庚孝子贤孙似的狠狠抹了一把眼泪,不料越抹越多,最后干脆自己坐在一边嗷嗷地哭了起来。 长庚:“……” 这穿耳魔音与他家顾将军的笛声很有异曲同工之妙,长庚耳畔被他震得嗡嗡直响,此时此刻,他无比庆幸了然大师是个哑巴。 而哑巴不但不会聒噪,还十分体贴地将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徐大人劝住了。 他凑近了冲长庚比划道:“此地靠近江北大营,十分安全,木鸟放出去了,孙大哥手下那位小兄弟也已经想办法带着王爷的信物接触江北大营了,倘若不出意外,钟将军很快就能找过来,王爷放心。” 和尚虽然时常装神弄鬼又不爱洗澡,但不愧是临渊阁高徒,一年三百六十多天里,总有那么两天能靠得住。 长庚有些吃力地点了一下头,深刻地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做“阴沟里翻船”,忍不住想苦笑。 那日长庚将侍卫甩下后,便带着徐令只身前往沙海帮,可惜运气不太好,来得很不是时候。 他们前脚刚跟着孙老板来到沙海帮的分舵,正在去总坛的半路上,那厢乌合之众一样的叛军已经倾巢而出了,正好和他们走了个对头。 其实及至此时,长庚心里虽然“咯噔”一下,但也并没有太紧张。 凭他此时对江北环境的了解,这场叛乱并未出乎他的意料——狗急跳墙兔子急了咬人,谁都知道造反是杀头诛九族的大罪,可是倘若九族尽去,自己朝不保夕,根本连活都活不下去了,那还能怎么样呢?窝囊死也是死,事败抓去杀头,反正也不可能杀两遍,那还不如揭竿而起,起码死得其所、青史留名了。 江北逃出来的流民确乎已经到了要反的境地。 不过长庚也不是神仙,他能推断出流民很可能有这么一出,但不可能知道人家打算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造反。不过当时,长庚也只是感觉自己来得不巧而已,雁王什么风浪没经历过?他并没想过自己可能会控制不住局面。 长庚心里有数,这种被活活逼出来的暴民叛乱并不难解决。 一来,朝廷和造反的人都知道,紫流金时代打仗,不是靠二三高手十步杀一人就能打出什么名堂的——火机钢甲才是关键,就算是绝代名将在弹尽粮绝时也翻不出花来。沙海帮这种江湖匪帮哪怕做得再大,只要没有火机钢甲和自己的紫流金来源,也绝不是江北大营的对手。 他们逼不得已造反,无外乎是为了向朝廷讨一条活路而已。 这条活路长庚来之前就已经替他们准备好了,再悍不畏死的人也会留恋一线生机,有了这一线生机,谁愿意跟江北大营硬碰?谁愿意当鸡蛋去碰石头? 带长庚他们入沙海帮的孙老板虽然说话难听、态度奇差,但是个明白人,行事也不鲁莽,眼看帮内这阵仗,当机立断瞒下了长庚和徐令的身份——在这种群情激奋的情况下,天上掉下一个雁王爷不但不能安人心,反而会点燃叛军的怒火,倘若真有不长眼的不分青红皂白扣下雁王要挟江北大营,那双方就真不好收场了。 孙老板本人和长庚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们都不想用这些可怜人的命白白的去填江北大营那本该对准洋人的炮口——就为了让朝廷听一个声嘶力竭的响。 因此长庚和徐令依然假装是南方来的义商,孙老板帮着遮掩,同时,一直在江北混在流民中普度众生的了然和尚也恰好在沙海帮中,借着了然之前建立的关系,他们很顺利的和叛军首领阶层接触起来。 众所周知,雁王有一条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三寸不烂之舌,除了面对顾昀时总是发挥失常,其他时候战斗力卓绝。只要他肯,糊弄谁都一糊弄一个准,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长庚已经基本控制住了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