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晋江手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6章(第1页)

眼底充满了一种未知的迷惑,似乎没想到自己会听到这两个字。但是谢灵瑜却没再说话,转身就要走。她刚转过身,手腕却已被抓住了,她回过头看着萧晏行,只见他这时看的却是听荷:“你先回府,我跟殿下还有几句话要说。”听荷方才听到这般冲击的话,这会儿满脑子也有些晕晕乎乎的。她还是忙不迭的点头,低头便走了。待人走之后,院中空落落的,清丰也不知去了何处,似乎并不在。于是整个院落之内,只剩下他们二人,萧晏行盯着眼前的少女,轻声反问道:“你方才说什么?”谢灵瑜自然知道他问的是什么,只是刚才那一句话,虽然不是戏言,但是当时说出时,倒不觉得羞涩,但是如今让她再重新说一遍,倒是有点儿难以启齿。“你不说已经听到了,”谢灵瑜明知故问道。知道她在装傻,萧晏行却偏偏不打算给她这个机会,他微低头,嘴角含笑:“可是我想听殿下,再说一遍。”他说的分外直白,压根不给谢灵瑜一丝一毫逃避的机会。谢灵瑜望着他,正想要小小警告他一番,但是没想到她还未说话呢,萧晏行却如同有了感应般,直接将人抱进怀中。“殿下,我是你的未来王夫,对吧。”他如同索要认同般,再次开口问道。谢灵瑜轻轻嗯了一声:“是啊,我认定你了。”*待谢灵瑜匆忙回了王府,便瞧见来宣他的,竟是之前熟悉的人,那个小内侍李朝恩,便是之前萧晏行参加殿试那一日,侍奉谢灵瑜的小太监。李朝恩冲着谢灵瑜行礼:“殿下,圣人宣您入宫。”“此刻?”谢灵瑜低声问道。其实她更想要问的是,是何事?但是李朝恩并非一人,他旁边还跟着一个低眉顺眼的小内侍,只怕她若是真敢李朝恩什么事情,对方便会立马禀告给圣人。李朝恩恭敬道:“圣人宣您即刻入宫。”谢灵瑜低头看了一眼身上的衣裳,淡然道:“既是入宫见圣人,只怕乃是政务,不如让我先去换一身官袍如何。”今日她本是休沐在家中,所以并未穿官袍。李朝恩愣住,正想要说什么,谢灵瑜却再次开口:“放心,并不会耽误很久,一刻钟便好。”说着,她转身入了内室。待春熙上前给她卸掉钗环首饰之类,谢灵瑜低声说道:“待会我出门之后,你便即刻去太妃院中,若是我到天黑之前还未回来,便请她……”本来谢灵瑜想说,请太妃速速进宫去见太后。毕竟她也不知道圣人此时突然宣她入宫为何,谢灵瑜自认从未做过什么能惹圣人不快的事情,但是帝王之心深似海,雷霆雨露虽皆是君恩。但是这雷霆之怒,能不受还是不要受吧。可是她这句话说到一半,却戛然而止。见她不说话了,春熙反而急了:“殿下,我去太妃院中做什么?您要我让我请太妃去干嘛?”“算了吧。”谢灵瑜望着铜镜的自己,少女姣好而绝美的容颜似被笼罩一层淡淡的阴云。春熙听到这句话,瞬间更急了:“为何算了?”“我又未曾做错事,圣人只怕只是单纯宣我入宫。”谢灵瑜思来想去,确实没觉得自己有什么错处。况且她要是真的像齐王那般,犯下滔天大罪,只怕下场也是跟他一样。圣人压根不会宣她入宫,只会派兵围了整个永宁王府。果然,一刻钟后,谢灵瑜出现在了门口。先前李朝恩与另外一个小太监,便是站在院中传旨,如今他们依旧在院中恭候。待听到动静,李朝恩微微抬头,他望着朝着自己走来的少女。不知为何,竟有种惊艳之感。先前还一身襦裙,云鬓钗环的少女,此刻身穿赤红色官袍,头戴黑色官帽,一张小脸明净而皎洁,周身有种凌然不可侵的清贵之感。“走吧,”谢灵瑜越过李朝恩,淡然吩咐道。李朝恩不敢有误,赶紧便转身跟上。待谢灵瑜到了两仪殿,便由李朝恩先入殿禀告,自己站在殿外等候。此时整个两仪殿虽然如她之前来过的每一次那样安静,但是这一次的安静却又明显不同以往,有种说不出的死寂。齐王之罪,虽然还未宣判,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即便他不死,也会被贬低为庶人。嘉明帝并非是暴虐的帝王,相反他贤明有德,在朝堂之上这么多年来,很好的维持着各方的平衡,从未让某一方独大。因而众人虽知嘉明帝尚算宽厚,但是这么多年来,并不敢随意糊弄。可是齐王这次,算是彻底踩到了帝王最无法忍受的底线。便是作为仁慈的帝王,仁爱的父亲,他也没有打算放过自己这个儿子。“殿下,圣人请您进去。”李朝恩蹑手蹑脚走了出来,低声说道。谢灵瑜立马便入了殿内,这间殿阁乃是嘉明帝最为喜欢的,平常他便是在此处召见重臣,处理各种繁杂政务。“拜见圣人,”谢灵瑜一入内,马上恭敬行礼。这次嘉明帝并未像往常那样,立马让她平身。谢灵瑜自然是不敢抬头,于是她便双手举在身前,恭恭敬敬等候着。“阿瑜平身吧,”总算嘉明帝这会儿开口了。谢灵瑜立即直起身体,目光也总算敢递到上首,虽然几日不见,但是嘉明帝确实跟谢灵瑜上一次见他时,格外不一样。他身上那种沉稳如渊的气场,似乎被抽取了一些,鬓边的白发,让人觉得原来帝王也又老,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只是这种力不从心,仿佛只是谢灵瑜的错觉。因为下一刻嘉明帝从窝着的状态,变成直起身体,他凝望着谢灵瑜,低声说道:“我听闻,之前几日北纥使团便要入城,是被你叫停,不许他们入城的?”谢灵瑜没想到嘉明帝问的是这件事,她立即恭敬道:“确有此事。”那日原本北纥使团是要入长安城,但是在前一夜的时候,嘉明帝突然派兵围住了齐王府,引得人心惶惶,谢灵瑜便立马派人去通知,暂缓北纥使团入城之事。毕竟北纥和大周关系虽然表面上还算平和,但实际上是早已经暗潮涌动了。齐王之事乃属于大周内政,亦是家丑,哪有被外人看了去的道理。至于这几日,因为事情还未正式平息,她也便没有放对方入城。大不了到嘉明帝寿辰的前一日,放他们入城也不迟。“为何?”当谢灵瑜听到从上首传来的这淡淡的三个字时,心头确实有种无可奈何,她总不能说自己是处于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思吧。虽然齐王已被下狱,但是到底是圣人的亲生儿子。圣人这会儿只怕心底亦有悲痛,谁又敢轻易去面对一个正在受伤的真龙。她沉默了会儿,正打算开口,却听到上首又传来了一句话。“是觉得家丑不可外扬?”谢灵瑜猛地跪在地上,低声道:“皇伯爷,阿瑜并不敢有此想法。”可是这次上首未再传来声音,但是没一会儿,谢灵瑜看到一双绣着龙纹的靴子,缓缓朝她走了过来,待她的手臂被轻轻托起。谢灵瑜被嘉明帝亲自扶了起来。她有些不明所以的抬头,毕竟方才她还以为嘉明帝这般说话,乃是为了训斥她。“阿瑜,没想到最考虑朕脸面的,竟是你了,”嘉明帝望着谢灵瑜,语气中居然自带着一股明显的自嘲。谢灵瑜眨了眨眼睛,也是没想到嘉明帝居然会这么说话。“皇伯爷,”她轻唤了一句。嘉明帝松开扶着她的手臂,往旁边走了两步,转身望着墙壁上挂着的画,突然指着说道:“你可知这幅画的由来?”谢灵瑜低声说:“阿瑜并不知。”“是你阿耶特地为我寻来的,他知我最喜欢的便是这幅画,但是前朝覆灭时,此画流落民间再无踪迹,”嘉明帝淡淡说道。谢灵瑜也转头朝着那幅画看去,原来这竟是父亲苦苦寻来的。“不过你阿耶寻回来之后,却在上面擅自题写了一幅字,待他送给朕的时候,实在是将朕气坏了,”嘉明帝此时说起这些往事时,眼底泛起浅浅的欢喜。那些与永宁王这个幼帝在一起的日子,似乎很让他开心。谢灵瑜好奇:“阿耶题了何字,惹得皇伯爷这般不开心。”嘉明帝摇了摇头,只是这次他却没说,反而看着她,轻声说道:“先前你被刺杀之事,是皇伯爷对不住你,未能及时捉拿真凶。”谢灵瑜愣了下,立即说道:“此事与皇伯爷无关,况且捉拿真凶也需要时日。”“不必替他遮掩了。”嘉明帝淡然说道。谢灵瑜知道圣人口中这个他,说的乃是齐王。“齐王之错与圣人无关,还望圣人不要太过动怒,龙体要紧,”谢灵瑜半晌,也只能这般避重就轻说道。嘉明帝笑了声:“子不教父之过,齐王之罪,朕如何能撇清。”谢灵瑜这次只能沉默,并不敢再说什么。好在嘉明帝找她来,也并非只为这一件事。“这几日北纥使团被拦在城外,听闻一直十分不满,更是口出狂言称我大周没有待客之道,明日你便会率鸿胪寺众人,将他们迎进长安。”嘉明帝望着她,脸上浮起郑重的神色。“此番众藩国入长安贺寿,皆由你负责,我大周气度,万万不可丢!”谢灵瑜双手行礼,同样郑重有力道:“是,臣谢灵瑜定不辱使命!”第92章大周永宁王殿下在此(补600字)第九十二章长安城门,一向繁华而热闹的明德门,今日却格外的与众不同。寻常百姓还未靠近城门口,便已经被四周穿着盔甲的士兵拦住了去路。“今日明德门不得出入,”两个士兵用长矛交叉搭着,其中一个士兵严肃道。这些出入城门的都是寻常老百姓,岂敢惹这些兵丁,听到这话,更是连一句询问都没有,转头就走了。不过也有不信邪的,自然便是自持身份贵重的。只见一辆颇为华贵的马车,朝着城门驶了过来之后,同样被眼前的士兵拦住了。不过士兵瞧了眼马车,语气倒是比方才缓和了些:“今日明德门寻常人不得进出,还请绕道其他城门。”只是驾车的车夫也是个世家的奴仆,平日里眼高于顶的,瞧见被拦住,不仅不害怕,反而怒道:“寻常人?你可知车上是何人?”“不管是何日,今日城门封锁,任何人没有永宁王殿下手谕,都不得随意进出!”士兵见这个车夫居然如此不识趣,当即冷下了脸。此时车内的人倒是听到外面的动静,忍不住掀开了车帘。“云音,既是此处城门不能走,便让车夫去往别的城门吧,”此时掀开车帘的少女正盯着外面,她身侧坐着的贵夫人见状,忍不住开口说道。原来这辆马车居然是裴家的马车。裴云音陪着她的阿娘一早准备去城外上香,不想她们一直走的明德门今日居然不通,方才士兵和马车的对话,因为声音都不小,所以她们自然全都听到了。“永宁王便可如此大排场吗?竟敢封锁整座城门,”裴云音原先还只是有几分好奇而已,如今听到居然跟谢灵瑜有关系,有种气不到一处来的别扭。毕竟她可没少在这位殿下手里吃亏。谁知她话刚说完,一旁的裴夫人便开口训斥道:“云音,不可胡言乱语。”裴云音也并非是那种胆大妄为到肆无忌惮的性子,被阿娘这般训斥,立马就知道自己确实是说错话了。于是她紧紧闭着嘴,显然是不敢再抱怨什么了。“既然此处不通,便从其他门离开吧,”车里的裴夫人朝着一旁的侍奉的女使看了一眼,女使赶紧拔高声音吩咐。车夫本来也就是仗着自家老太爷乃是当朝宰辅的显赫门第,强撑着场面罢了,并不敢真的跟这些手持长矛,全身盔甲齐整的士兵争执什么。因而一听到吩咐之后,车夫便立马调转马车,准备此处。但也正在此时,从远处街道上,传来一阵沉闷的脚步声,中间还夹杂着马蹄声,很多原本好奇明德门发生了什么事情的百姓,并未离开,反而留在了此处围观。毕竟这些士兵只是将明德门的主干道沿途封锁,旁边这些四通八达的路,倒是并未管束起来。于是此时不少百姓站在士兵后面,有些焦急的朝着远处看去。果然伴随着马蹄声和脚步声,一道鲜红的身影首当其冲的出现了,她骑在一匹纯白色的马背之上,白马红衣,窈窕而绝丽的身姿从深秋微暖的晨光里轻驰而来,微风吹起她勒着缰绳的宽袍袖口,漫天灿烂的金色光辉落在她的身上,那一抹赤红更加耀眼夺目。马背上的少女并未盛装,相反她一袭赤红官袍,头戴官帽,神色淡然而冷静,那双明亮的黑眸遥看着远方城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