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24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2章(第1页)

可是没一会儿,谢灵瑜便有自己摇了摇头。不可能。倘若信王真的怀疑萧晏行的身份,说不定他早已经向圣人告发了萧晏行,毕竟以圣人对于三千卫的杀无赦看来,若是萧晏行真的是三千卫首领,圣人只会是宁杀错不放过态度。信王又岂会坐视不理到现在呢。但是对于三千卫的资料,谢灵瑜其实之后也曾经查过,甚至她还托柳郗在大理寺查询了一案,但是却是一无所得,就连大理寺卷宗里都未曾留存。据说但凡三千卫的案件,在结案之后,卷宗都会被收纳入宫中。非圣人手谕,轻易不得查询。但是谁又敢在三千卫这件事上,去触圣人的霉头呢。但凡知道三千卫的人,都知道圣人对于这个神秘组织的厌恶。而不知道的人,就更不会对三千卫感兴趣,谁又会没事去了解关于它的卷宗呢。即便是谢灵瑜都不敢仗着圣人的宠爱,强行去查三千卫的卷宗,如今反而是拖到了现在。这么看来,信王身边应该是有一个十分了解三千卫过往的人。是以才会给他出主意,让他以当年真相为条件,刻意拉拢交好谢灵瑜。但是谢灵瑜偏偏因为前世之事,压根不愿意相信信王,更不会跟他联手。她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信王,倒是让三千卫之事在她这里戛然而止。偏偏老天爷似乎是真的想要让她知道当年的真相,竟让她无意间瞧见了这一幕,更是听到了萧晏行与那个陌生少年的对话。如今这件事不是从信王口中说出,她连否认的理由都显得没那么充足。谢灵瑜知道若是想要知道这一切,最快的办法,其实是亲自向萧晏行问清楚。可她却还没做好去询问的准备。倘若他真的承认了呢。倘若真如信王所言的那样,当年是楚王和三千卫勾结刺杀圣人,最终害死了她的父王,那么三千卫之人便都是她的杀父仇人。面对这个组织里的任何一个人,她都应该做到像圣人那般,杀无赦。即便她父王之死,并非是萧晏行策划,可若他如今真的是三千卫少主的话,那么这个责任也势必要由他来背负。她也必须跟随圣人,彻底铲除三千卫。这样方能告慰阿耶的在天之灵。谢灵瑜坐在床榻上,脑袋里已经是一团乱麻了。在今夜之前,她跟萧晏行共同经历过生死的有情人,她以为他们之间是亲密无间的,心灵相通的,所以她才会在宫门口瞧见萧晏行时,毫不犹豫让他过来见她的母亲。因为她始终觉得,他们两人之间是早晚都会有这一日的。可她没想到,这一夜还未曾过完,她的世界居然彻底天翻地覆了。她刻在心上的人,居然有可能与她的杀父仇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殿下,”当清晨的时候,听荷来唤起来谢灵瑜的时候,瞧着她眼下的一片青色,险些被吓了一跳。瞧着这模样,殿下这是一夜未睡啊。听荷显然瞧出来谢灵瑜心中应该是藏着事情,昨夜估计是一夜未睡好。但是在清醒之后的谢灵瑜,却突然想起来的一件事,她转头看向听荷,突然问道;“听荷,你平日里跟清丰来往的多些,你可有听过他怎么称呼辞安?”听荷眨了眨眼睛,似乎不太理解,谢灵瑜这句话的意思。“称呼?郎君吗?”听荷想了下之后,小心翼翼说道。因为听荷时常会听从谢灵瑜的吩咐,去小院里送些东西,萧晏行小院里面是请了个厨娘的,只是这个厨房并不住在那里,只是白日里帮忙,入了夜之后便会离开。所以谢灵瑜怕萧晏行晚上若是办公,便时常会吩咐听荷,将小厨房里做的点心吃食送去隔壁。她去的次数多了,便与清丰关系自然熟悉些了。先前谢灵瑜还听到春熙,打趣她和清丰两人。对于他们两人,谢灵瑜原本是乐见其成的,但如今她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复杂。“除了郎君之外呢?”谢灵瑜试探性问道。听荷不解,轻声说道:“除了郎君之外?”随后她做出冥思苦想的姿态,但是她实在是有些想不到,她有些求救般的看向谢灵瑜,反而问道:“殿下觉得,他还应该怎么称呼萧郎君呢?”谢灵瑜见她这样,便知道她应该是没听到过,便摆摆手。但就在她刚摆完手,听荷突然脑海中闪过一道光般,猛地说道:“之前有一次,还是很久之前,清丰无意中喊了一句少主。”“我当时还在奇怪,这个少主是在称呼谁,但是他也没解释。但当时我们两人正在聊殿下和萧郎君,所以殿下想问的是这个称呼吗?”谢灵瑜见听荷小心翼翼询问的模样,不由苦笑了声。她之前还一直夸赞听荷聪慧,可是头一次她希望听荷不要这么聪慧。但是显然,事与愿违。果然,昨日那个陌生少年郎应该是萧晏行身边的人,或许他的身份应该是跟清丰一样的,都是自小跟在萧晏行身边。只是在他们进入长安之后,清丰在明面上时时刻刻跟着萧晏行。而那个陌生少年,则是隐藏在暗地里。甚至他可能就是萧晏行向三千卫发号施令的传话者,萧晏行利用这个少年,暗中命令三千卫行事。包括这一次昭阳公主深陷中邪之事。想到这里,谢灵瑜心中的情绪便更加复杂了,倘若旁的事情她或还有怀疑,但是他对昭阳公主出手之事,只怕全都是因为她了。他若是真的想要对抗圣人,那么最有效的法子,便是像之前那样对付齐王。让圣人亲自对自己的儿子下手。这才是真正的亲者痛,仇者快。一个昭阳公主只怕从未被他看在眼中,但是那日他看见自己脖颈上的掐痕之时,谢灵瑜亲眼看见过他眼底的狠厉。萧晏行素来便是这样,虽然看着清冷不争,但是谢灵瑜却知道一旦他疯狂起来时,会比任何人都要疯魔。任何人伤害她,他会毫不犹豫的对付那个人。昭阳公主那天对她动手,即便谢灵瑜亲自反击了,但是萧晏行却还是选择对她下手。在彻底确认这一点之后,谢灵瑜心中升起了说不出的感觉。复杂之中夹杂着感动,她的意中人真的是一个愿意为了她,做出任何事情的人,不管谁伤害她,他都会站出来保护她。哪怕是用任何手段也好。谢灵瑜在前世身死之后,在她又重活一世之后,不就是一直渴望着前世,能有一个始终这般坚定不移站在她身边,保护着她的人。只是后来她不打算将希望寄予在旁人的身上。所以她才想要进入朝堂,壮大自己的势力,想要自己来保护自己。但是萧晏行却又突然出现了。“殿下,殿下,”旁边的听荷连喊两声之后,谢灵瑜这才又重新回过神。待她换上官袍之后,匆匆用了早膳,便开始上朝。今日朝会之上,并无太多重要的事情,所以朝会准时结束。只是结束之后,谢灵瑜并未立马像之前那般离开皇宫,而是转身准备前往两仪殿。“殿下,”不远处萧晏行叫住了她。原本谢灵瑜其实是在刻意避开他,毕竟他们两人之间其实对于彼此都是格外熟悉的,一言一行若是不对劲,对方就会立即感知到。谢灵瑜是这样的,她相信萧晏行同样如此。所以她没有信心会瞒住他,只能先行避开他。但没想到萧晏行还是,将她叫住了。“辞安,”谢灵瑜在他一步步走过来的时候,率先喊了他一声。萧晏行望着谢灵瑜,低声问道:“殿下不回鸿胪寺吗?”谢灵瑜嘴角轻扬,竭力扯出一段并不算勉强的笑容,柔声回道:“我要先去两仪殿,向圣人禀告一些事情,随后便回去。”萧晏行听出来了,她这是现在还不能回鸿胪寺府衙的意思。于是他轻轻点了点头。随后谢灵瑜轻声说道:“辞安,你先回府衙等我,我很快就会回来。”萧晏行再次颔首,因为这是在太极殿外不远的地方,四周还都是刚下朝会的文武百官,因而再亲密的话也是不能说的。两人自此便分开了。谢灵瑜并非是在找借口,而是她冥思苦想了一夜之后,还是决定去找圣人,求一道手谕亲自调出三千卫相关的卷宗。毕竟羽林卫中郎将武元敬身死一案,尚且查清楚。他死时身边所留的血书,直指乃是三千卫杀了他。当时圣人便将这件案子交给了谢灵瑜彻查,只是后面因为北纥二王子默古,突然在朝会上向圣人求娶谢灵瑜一事,而被彻底耽误了下来。如今默古求娶之事,已经被谢灵瑜和萧晏行联手化解。她自然也应该全力调查三千卫一事。不管是为什么,她总是要求得一个真相的。所以昨夜她思来想去之后,还是决定今天就向圣人求一道手谕,调出三千卫卷宗。最起码她得先弄清楚,三千卫缘由出现,又因何壮大。这么神秘又势力庞大的组织,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出现的。待她到了两仪殿后,便让人通传求见圣人。圣人前脚刚从朝会上离开,没想到后脚就有人追到了两仪殿来了。待圣人换了一身轻便的朝会之后,宣了谢灵瑜觐见。“阿瑜,有什么事这么着急,非得追着皇伯爷而来了,”嘉明帝今日看起来心情似乎还挺不错的,居然还打趣了谢灵瑜一句。可是不想谢灵瑜却也不想没有拐弯抹角,直接说道:“启禀圣人,先前您让微臣彻查羽林卫中郎将武元敬被杀一案,此次案件涉及三千卫,但是三千卫卷宗均存档于宫中,是以微臣想要求一道手谕,翻阅三千卫先前卷宗,以便能够挖出潜伏在长安城内的三千卫余党。”嘉明帝也没想到,谢灵瑜来这里所求的,居然是这么一道手谕。原本还满脸笑意的嘉明帝,瞬间神色凝重了起来。但是谢灵瑜这个理由确实也足够充分,况且先前确实是他让谢灵瑜彻查三千卫,如今谢灵瑜来求这一道手谕,他似乎也没什么拒绝的理由。谢灵瑜也并未催促嘉明帝,只是安静留在原地,垂首等待着。果然过了好一会儿,嘉明帝低声说道:“好,你既有心,那朕便给你这道手谕。只是凡三千卫卷宗,都只能调阅,不可能抄录,更不可能带离宫中。”谢灵瑜也没想到,嘉明帝会如此郑重其事。但是作为圣人越是这般谨慎,谢灵瑜便明白三千卫所牵扯的秘密,只怕比她想要的还要大,还要涉及广泛。因此才由不得嘉明帝这般慎重对待。随后嘉明帝亲自手书一封手谕,让一旁的李朝恩交给了谢灵瑜,并且吩咐道:“你便陪着永宁王跑上一趟。”谢灵瑜听到这句话,心底不免觉得好笑。圣人这是怕她将卷宗偷走不成,竟还派了身边人亲自盯着她。不过谢灵瑜也没有丝毫的担忧,她本来就只是想要调阅那些卷宗,弄清楚三千卫与圣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以至于让嘉明帝在只是听到有关三千卫的消息之后,便能说出凡是三千卫者杀无赦,那样冷酷而又决绝的话。虽然信王曾经亲口对谢灵瑜说过,她阿耶之死,乃是三千卫造成的。三千卫才是她真正的杀父仇人。但是她却并未全然相信,她要自己去寻找出隐藏在过去的真相。虽然是如此说,谢灵瑜心底却还是对自己忍不住失望。若不是今生重来一次的机会,她竟活了两世,才知道她阿耶的死并不简单。前世她竟单纯的以为,当年刺杀阿耶的人都已经被抓住,一切便是已经结束了。说起来,她还真是个不孝女。谢灵瑜如此嘲讽的想到。随后她拿上手谕,带着李朝恩还有一行内侍,直接来到宫内存储卷宗的宫殿,在给看守出示了圣人的手谕之后,谢灵瑜便得以进入了殿内。在宫内管理卷宗的人,乃是掌书使。掌书使将谢灵瑜引入内殿之后,谢灵瑜便瞧着整个宫殿内,都是顶天立地的柜子,有种森然有序却又不压抑的感觉,就连空气中似乎都漂浮着淡淡的陈年墨香。“不知殿下要调阅的乃是什么卷宗呢?”掌书使恭敬询问道。谢灵瑜直接说道:“本王要调阅所有跟三千卫相关的卷宗。”她之所以这么直接,也是基于圣人的态度。连大理寺都不得留存三千卫的有关卷宗,可见圣人对于三千卫之事确实是十分看重,自然三千卫的卷宗应该都会单独留存。是以她才会直接说出,要调阅所有三千卫相关卷宗。也是因为她觉得这些人在留存卷宗时,定然会因为圣人的看重,而将所有跟三千卫相关卷宗都特别存放的。果不其然,掌书使在听到她这句话的时候,神色微微变了下。作为在宫内掌管藏书卷宗十几年的掌书使,自然知道什么卷宗重要,什么卷宗是不太重要的,毕竟皇宫即便是号称收尽天下珍贵藏书的地方,但终究还是地方有限。因而大周对于卷宗有长留和短留的区别,长留自然便是要长久收藏。而短留则是每隔几年便可销毁的意思。这也是每年宫内都会销毁一批卷宗的原因,有些卷宗并没有长期留下来的价值。“这乃是圣人亲手手谕,便是恩准本王调阅三千卫卷宗,况且我身边这位李公公,你也应该认识吧,便是圣人让他陪着本王前来的,”谢灵瑜见这个掌书使似乎不太相信,当即有些不悦。掌书使见她神色不虞,赶紧解释说道:“殿下息怒,小人并无怀疑,只是三千卫卷宗素来都是最高机密,从未有人调阅,所以小人听闻之后,这才有些震惊。”谢灵瑜轻抿了下嘴角,但也正是从这句话之中,她再次明白了三千卫对于圣人的意义,似乎当真是不同于旁的。于是她毫不客气说道:“好了,快去拿卷宗,本王要立刻调阅。”掌书使哪儿还再干说什么废话啊,他叫上一个人便转身去了另一处殿阁,过了好一会儿之后,两人抱着卷宗返回。谢灵瑜看着他们手里抱着的卷宗,这才有些惊讶。“这些都是?”她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掌书使赶紧点头:“回殿下,这些都是的。”随后谢灵瑜便让人讲卷宗放在一旁的案桌上面,因为卷宗是不能抄录更不能带走的,所以她只能留在此处阅览。待她从最早时期开始调查,但是看着看着便发现都是一些并不算重要的事情。无非就是在哪里发现,三千卫者,经过调查之后,发现此人确实是,便依照大周刑律判处。但是翻着翻着,谢灵瑜便发现凡被发现的三千卫,被处罚的都极严重。不是流放三千里,便是处以死刑。非死即流放,而且流放的都是离长安最远最凄苦之地,不是岭南便是漠北边境,不是瘴气弥漫就是黄沙漫天,有种即便不死,也要让他们永远回不了长安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