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骄阳爱看天晋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4章(第1页)

  雷东川正在家里装车,雷妈妈考了驾照,家里的车可以自己开了,雷爸爸常年在琴岛市,雷家两位老人一直住在乡下,逢年过节都是她在往家里送东西。  这次也不例外,不过除了她给雷家两位老人带的衣物之外,车上还放了乱七八糟一大堆东西。  雷妈妈瞧着后座都塞满了,忍不住问道:“东川,你都拿的什么东西?”  雷东川往里头压了压,又塞进去一个小纸箱:“给村里人带的啊,村口那家供销社撤了,孙小九他们几个给我打电话,这些都是给他们家捎带的。”  “乡下买不到这些吗?”  “能,但是太麻烦了,赶集不方便,也不是天天都能买东西。而且还要去十方镇那边,跑那么老远东西也没市里的好,还比市里的贵……”雷东川一边搬东西,一边道:“妈,你说怪不怪,怎么市里店铺租金高,雇人贵,东西还比乡下便宜啊?”  雷妈妈道:“也不是什么都便宜,像是粮食和蔬菜还是乡下的好,又便宜又新鲜,那些电器什么的就贵些。”  雷东川嘀咕道:“要是两边都能买到想要的就好了。”  收拾好东西,雷家母子俩开车回了乡下。  雷东川是特意提前一天回乡下的,他打算去拿一些新鲜鳝鱼回来,想明天亲自下厨,给白子慕做几道拿手好菜。  雷家村。  乡下的日子过得很慢,雷东川到了之后,帮着卸了车,就火急火燎地跑去了鱼塘那。  方启这段时间没闲着,把鱼塘打理得十分规范,雷东川到的时候,方启正在那一边翻书一边照顾鳝鱼,听说他的来意之后,就指着水里的其中一排养殖箱体道:“这些都是大些的黄鳝,等一会孙小九他们过来,可以坐船过去看看……”  雷东川等不及,穿了防水护具,自己淌水下去了。  方启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雷东川喊他:“给我拿个竹竿,这鱼怎么全都躲着不动啊?”  方启道:“天冷了,它们这是要冬眠。”他拿了竹竿递过去,十分不解问道:“水里不冷吗?”  雷东川道:“还行。”  天气渐凉,黄鳝开始冬眠,被雷东川拿竹竿挑了几下,惊动起来不少。  雷长寿在鱼塘岸边站着,瞧见忍不住笑着摇头:“这可真是,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他的藕塘前阵子也收获了,但是他年纪大,是雇了人来收的,没敢下水,水里太凉,他这把老骨头可比不得年轻人。第137章百川超市  雷东川挑了几条鳝鱼,抓了用铁桶放起来,单独让方启给养着,对他道:“我晚上回去的时候带走。”  方启道:“好。”  雷东川来了鱼塘这边,顺便看了一下,这里被管理得非常好,方启养殖的虾和其他鱼已经卖了一茬了,他拿了账目给雷东川,想跟他报账。雷东川推回去道:“不用,下回吧。”  方启有些感动,他觉得雷老大特别信任自己。  雷东川今天是真的不方便,白子慕没跟他回来,这账本一时半会也算不明白,懒得浪费那个时间。  他对鱼塘里的虾挺感兴趣,瞧着不错,也让方启给自己捞了一些上来,不过这次没和鳝鱼放在一处了,鳝鱼吃小鱼小虾,尤其是这些一直是方启拿搅碎的鲢鱼喂养的,这些虾放进去,怕是不用等到晚上,一口一个都给吃了。  雷东川一边挑,一边在心里想着明天打算做的菜,凑了五六道菜还意犹未尽。  方启忍不住道:“今天有鱼贩过来,要不留一点吧,上次的虾价格没卖上去,我想多拿给两家瞧瞧。”  雷东川这才收手。  中午的时候,来了两拨鱼贩,都是开着小面包车来乡下收东西的。  孙小九他们也来了鱼塘这边,经常来收鱼的人他都认识,几年前雷东川开玩笑的一句“雷家村一带卖鱼的事儿都归小孙管”,如今也成了真,村里秋收农忙,有些人家里有鱼塘也有田,忙不过来,就托孙小九一起把鱼卖掉。  相熟的鱼贩还行,对方赶在秋天来收最后一茬黄鳝,瞧见孙小九他们这里的黄鳝品质好、个头大,十分高兴,问道:“这比往年的还要大不少,小孙,这价格怎么算?”  孙小九道:“原本是要提价的,但是我们老大说了,您这边是老主顾,还是按之前的价给,7块一斤。”  对方有点肉疼,但是看着这么多鲜活黄鳝还是忍不住道:“便宜点吧,再便宜5毛钱,这五箱我都要了!”  “这一箱可是60多斤哪,都要了?”  “都要了!”  ……  孙小九忙活一中午,收钱收得手软,眼睛都笑眯起来。  鱼贩瞧见门口铁桶里还有几条特别大的黄鳝,足有小一斤重,眼前一亮道:“小孙,这几条卖给我吧?这个月结婚的多,饭店里都收这种大鳝鱼,我给你按10块一斤算,怎么样?”  孙小九道:“您给100块钱都不成,这是我们老大留的,带回家自个儿吃哪!”  鱼贩笑了一声:“你们雷老大吃这么多年,还没吃腻呢?”  孙小九笑笑没回话,他们老大只管着做,吃的另有其人。  也有鱼贩是新来的,对雷家村鱼塘不熟,瞧见有人穿着防护服在池塘里叉鱼,立刻问道:“小孙,怎么回事,那边怎么还有人自己下去捞鱼啊?我刚看他叉起来的草鱼个头可不小,你们这可以自己挑吗?”  孙小九道:“那就是我们老大,哦,我们老板!”他换了一种外乡人听得懂的说法,对方听见果然立刻点头表示明白,大约是看到雷东川叉上岸的草鱼个头大,纷纷围上去想跟他买。  雷东川挑了最大的一条,拎起来道:“要草鱼?得问方启。”  方启有一套自己科学养鱼的方法,瞧着雷东川手里的草鱼也就七八斤的样子,摇头拒绝了,没卖。  另外有些想冬天来订鳝鱼的,给了平时两倍的高价,也被方启拒绝了。  养殖箱里的鳝鱼虽多,但是还小,方启下了死规矩,不足斤的黄鳝一条都不卖,尤其是冬天都要放在鱼池里越冬,冬天捞上来损耗率大,非常不划算——而且雷东川说了,大个儿的鳝鱼冬天都给他留着,要带回去给白子慕吃。  孙小九卖鱼的时候,也会遇到一些故意压价的,故意找借口不收或者低价收购个头较小的鲢鱼。  雷家村养藕塘的多,主要是卖藕,藕塘里面的鱼或多或少,其中巴掌大的小鲢鱼挺多的。这鱼个头小,卖不上价格,和已经成规模养殖的黄鳝不同,一筐半筐的,送城里去一次要一天的时间,搭公交车以前来回2元钱,现在车票钱涨价了,来回一趟要5元钱。  卖的那仨瓜俩枣,来回车钱都不够,也是亏。  有个骑着摩托车的小贩来村里收鱼,摩托车一边绑着一个塑料水桶放鱼,另一边放着些杂货,顺便也卖一些小玩意儿给村里的妇女小孩。  那男人瞧着三十来岁的模样,脸色晒得黑红,个头精瘦,在村里绕了一圈,又跑到鱼塘这边跟孙小九他们搭话,他给的价低,孙小九不乐意卖。那人也不恼,又绕到鱼塘后面看了看,正好瞧见了刚从水里上来的雷东川,瞧见他手里的大草鱼,热情问道:“哎,兄弟,你这鱼卖不卖?”  雷东川脸上沾了点泥,嗓子又沙哑,只看身高瞧不出年纪。  那人还给雷东川散烟,说着客气话:“我是来这边收鱼的,听说这一带鱼塘多,你是村里的人吧?我今天就在这里收鱼,你帮我跟村里说一声,让大家伙都来,山货什么的我也收!”  雷东川眯眼,推开他递过来的烟:“不会。”  那男人收回手里的那支烟,还想跟他搭话,打问村里的事儿,见雷东川不理睬,还想去鱼塘附近的小房子那溜达——那是方启住的地方,里头放着不少鳝鱼。雷东川直接拿竹竿拦住了,不让他进去,挑眉道:“你到底干什么的?”  那人讪笑道:“误会,误会,我收鱼吗,就想看看有没有人。”  他这么说着,就看到鱼塘边那间简陋的板房里出来人了,一个接一个往外钻半大小子,足足出来了七八个,把收鱼那男人围在那,倒是给那人吓了一跳。  王大毛比他高了大半头,粗声粗气问道:“你收鱼?”  那男人忙应了一声:“对,什么鱼都要……”  “鲢鱼多少钱收?”  “大的8毛,小的3毛……”  王大毛看他的眼神都带着鄙夷,这种人他见多了,鲢鱼价格再低,也不可能这个价,泥鳅都比这贵了。  这个收货的小贩大概是初来,对乡下人很不客气,价格压得极低。  王大毛懒得搭理他,赶他走:“你懵谁呢?赶紧走!”  小贩不死心:“我问过了,往年都跟这价差不多呀。”  小鱼小虾卖不上价,小贩也是看准了这点,故意拿捏。  往年都能讨到一些便宜。  但是今年不同了,如今鲢鱼有了大用处,孙小九他们自己有的时候都不够用,还得特意去集市收购鲢鱼来当饲料,听见对方压价,那些小鲢鱼干脆就不卖了,自己留着当饲料。  那个小贩碰了个软钉子,灰溜溜走了。  方启看着都摇头:“给的太低了,3毛钱一斤,还不如自家留着喂鸭子。”  孙小九哼道:“就是知道咱们这没车,鱼又要卖个鲜活劲儿,故意在这卡脖子呢!”他和王大毛那几个人合伙搬了两筐小鲢鱼过来,对方启道:“老方,鲢鱼都在这了,你看看怎么养,越冬的饲料够不够?”  方启道:“够了,我还买了别的混着一起喂,过段时间天气冷了它们冬眠,就不进食了。”  孙小九答应一声,搬好了东西,又出去找了雷东川。  孙小九道:“老大,村长爷爷给了我三百块钱,说是咱们帮着卖鱼,给的辛苦费。”  雷东川看了一眼,道:“留一百,剩下的给退回去,你跟村长爷爷说一声,以后咱们村的鱼都按今天这个批发价收,捞鱼收一百,自己捞了送来不收钱,咱们帮着一起卖,也不费什么事儿。”  “哎。”  孙小九把其他几家的鱼钱送过去,又把他们鱼塘的钱都给了雷东川,高高兴兴道:“老大,你带回去存着。”  雷东川道:“你们不留点用?”  孙小九摆手:“嗨,咱弟弟不在,这账算起来太麻烦了,还是跟以前那样放你那存着,等过年再一起分钱。”  雷东川也没推让,接过钱收起来:“也行,你这段时间再问问看各家都要些什么,我等过年的时候给带回来。”  孙小九挺高兴,又有点不好意思道:“老大,这会不会太麻烦你了?”  雷东川道:“不麻烦,咱们边走边说。”  “去哪儿啊?”  “村口不是有房子空着吗,我去看看房子。”  *  雷东川去看房子的时候,赶巧了,又碰到那个小贩在村口收东西。  那男人被他们从鱼塘那边赶走了,在村口卖了一些针头线脑的小玩意儿,他卖得贵,但还是有人多给钱买了点,毕竟一点针线也不值得大老远跑一趟。  小贩卖了点东西,又蹲在一边检查村里人拿来的一只土鸡。土鸡装在藤条编织的篓里,足有四斤多重,在里面扑腾不止,十分有活力。  小贩看了一会,给了个低价:“12块钱一只吧。”  抱着鸡来的女人心疼得够呛:“12块?怎么可能呢,上回我去集市上问,人家都卖20块呀!”  小贩粗鲁地在笼子里翻了翻土鸡翅膀,又揪扯了一把尾羽,“就这个价,现在秋收,都在卖鸡鸭,猪肉价也低着呢!你要想卖20块钱,也行啊,自己抱着去十方镇上试试运气,没准等个七八天就能卖掉了。”  村里人也是因为秋收忙碌,没什么时间,而且家里零零散散的一两只鸡鸭,实在不值得专门跑一趟。  镇里倒是有店铺在收,但是价钱只算去皮去内脏的分量,硬生生砍下去三分之一。  那小贩见她犹豫,哼了一声道:“一个女大学生才卖120元,你抱过来一只土鸡就想卖这么高的价,搭上你也卖不了几个钱……”  雷家村的女人耳朵灵,一听就火了:“你说什么,再给我说一遍!”  那小贩还未开口说话,就被人从后面踹了一脚,猛地一下摔进笼子里,藤条笼子编得大,刚好又开着口让他看里面的土鸡,这会儿男人脑袋拱进去一时拔不出来,里面的土鸡受惊,跳起来又踩又啄,叫个不住!  小贩疼得唉唉叫,后面过来的雷东川黑着一张脸,又踹了他一下。  “你们、你们怎么打人!”  “打的就是你,从刚才就瞧着你不是什么好东西!”  雷东川作势要抓他,那小贩也不敢留,被吓唬了一下,推着摩托车就跑了。  雷家村那女人愤愤道:“东川打的好,这狗东西,下回见了就抓他去派出所,张口说的什么混账话!”  雷东川让人送她回家,又让王大毛去村支部告诉老村长一声,村支部那里有一台座机,这一带只要不是特别偏远,都能连上,通知了一下让他们最近注意村里的安全。  安排妥当之后,雷东川就去看了房子,他今天特意来村里,是想赶在白子慕生日之前做成一件事。  *  雷东川对雷家村很熟,但在村口那边来来回回看了三遍,挨个房子看。  孙小九他们从小在这里长大的,跟着走了一趟,依旧琢磨不明白雷东川要做什么,小心问道:“老大,你看房子干啥,要帮李成默他们家租房子吗?”  雷东川摇摇头,道:“不是,我打算自己租一个。”  孙小九有些懵。  雷东川也不跟他解释那么多,转了一圈,还是觉得以前供销社的那几间房子最好,尤其是重盖后还加固了,砖料也新,房顶齐平,后续再往上叠盖一层做成二层小楼也方便。  他看中之后,也没犹豫,当即去找了老村长去租房子。  老村长听见吓了一跳,问道:“你们家要搬回来?村里有你家的宅基地,划一块出来可以自建房,不用租。”  雷东川道:“不是,是我想租供销社那房子,开个小店。”  老村长想了想,道:“这我还真不清楚,这地是村里的,房子是供销社盖的,我得打电话去镇上问问。”  雷东川也没什么事儿,就坐在那等老村长询问,转了两三个电话,才问清楚,供销社那边撤走之后房子空置,原本空个几年也就归村子里所有了,毕竟土地是村里的。但因为刚走没多久,再加上之前房屋新翻修的,就要了个材料费,1800块钱。  雷东川没想到这么便宜,心思一动,问道:“爷爷,您再帮我问下,那片土地是谁家的?”  这个好查,老村长翻了一下村里的土地记录册子,很快就找到人。  老村长笑道:“哟,我当是谁,也是熟人,东川哪这房子好办,走,我带你去他们家说一声就能成。”  老村长带着雷东川去了村里一户人家院子里,喊了一声:“金忠?金忠在不在?”  房子里有人应声,很快就走出来一个妇人,看着面色红润微微有些胖,笑着跟他们打招呼,尤其是看到雷东川的时候更是热情端了瓜果出来给他们吃。  老村长道:“金忠媳妇在也一样,我今天来是为了村口那块宅基地,那地之前不是村里做主,包给供销社了吗,现在供销社走了,按理说那块地要还给你们家,东川小子说想要那房子开店用,我今天就做个中人,过来跟你们商量商量……”  妇人笑道:“不用商量,东川想要,拿着就是。”  雷东川连忙摆手:“不不,姨,这我不成了抢了吗,可不能白要您的。”  妇人道:“怎么是白要,当初你爸妈帮了我们太多,我这条命都是你家救的。”  雷东川有些茫然。  老村长抽着旱烟,笑呵呵道:“你那时候还小,不认得她,她是震生的妈妈,当初地震的时候,你爸开车送了她去医院生产,万幸送去的及时,母子平安,说是你家救下的也没错。”  雷东川听到他们这么说,但也不肯直接要,雷家的宅基地都划在半山腰上,跟人家换也不合适,就问他们买。  老村长道:“那行,反正你爷爷也在村里,就写他名下吧,你们家地多,也不差这一块。”他磕了磕烟袋,问道:“前些天邻村卖了一块宅基地,要了1000块钱,我做个中人,金忠媳妇,你家也要1000块,你看行不?”  雷金忠媳妇非常爽快道:“行!”  老村长就替他们写了条子,双方签字按手印,村口那地就归了雷东川。  雷东川身上带了卖鱼的现钱,刚想掏出来给她钱,就看雷金忠媳妇伸手就把自己那张条子撕了,一点要钱的意思都没有。  雷东川傻眼:“姨,我还没给钱哪?”  妇人摆手道:“这事儿我做主,不收你的钱。”  雷东川坚持要给,对方就故意装作生气的样子,反问道:“怎么,难道我这条命还不值1000块钱?你再给,我可真生气了。”  老村长在一旁也笑着点头:“东川小子,把钱收回去吧。”  盛情难却,雷东川只能揉了鼻尖一下,把钱收回了口袋。  这么一来,剩下的钱凑一凑,也够买下供销社的房子,雷东川干脆就把供销社要的那1800块钱留给了老村长,让他代为办理手续。  老村长点头答应了。  雷东川跑了一趟,再回来的时候,村口供销社那房子就已经成了他的。  雷东川也没闲着,喊了村里几个小子过来,帮着一起收拾了一下,大家伙听着他把这房子买了都有些兴奋,七嘴八舌问是不是也要开供销社。  王大毛最老实,开口道:“肯定不是供销社,听说那个要考试才能当售货员,比汽车卖票员还难的考试。”  旁边的人道:“汽车上的售票员不用考试,我上回问老师了,只要考上中专就能分配工作!等我明年就去考,毕业了就来给雷老大干活。”  孙小九也好奇,问道:“老大,你要这个房子当仓库?打算接着收鱼吗?”  雷东川道:“也算是吧,我上午瞧着有小贩来收鱼,给的价太低了,在市里卖得比这里高,打算把咱们村还有附近的鱼、山货、药材,都收了,帮大家伙拿去市里卖。”  孙小九有点结巴:“这,能行吗?”  雷东川挑眉:“怎么不行,他们能卖,咱们收一样的东西,一来一去,肯定也能卖的掉。”  方启比周围这帮小子们大几岁,想的也更多,拧眉道:“可是没车,鱼运不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