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1页)
他把小帅按到了电脑前,告诉他哪个是“前后左右”,哪个是准星,哪个是开枪、哪个是换子弹……“对对,表弟你真是个人才,一学就会。我上厕所拉个屎,你慢慢玩。”虽然上网的时间很珍贵,但为了腐化表弟,为了少出那一元钱,为了以后能有更多的钱上网,表哥忍着网瘾躲进厕所,任由表弟那个菜鸟上钩。傍晚出网吧的时候,表哥还搂着小帅的肩膀问:“怎么样?游戏好玩儿吧?”小帅推着车子很腼腆地一笑:“好玩儿,特别好玩儿!”表哥激动地一夜没睡,他知道小帅上钩了。于是第二天放学,他见小帅写完了作业,便再次故技重施,忍痛让出了电脑的位置。“你玩儿吧,我不玩儿,我还要预习一下明天的课程。”小帅手脚麻利地掏出课本翻看。“你觉得昨天的游戏不好玩儿?那我给你换一个,这里面好玩儿的游戏多着呢!”表哥热情似火道。小帅放下课本,转头很严肃地看着他:“表哥,我知道你想拉我下水,我也知道那游戏很好玩,可是我能抗拒诱惑。”表哥都懵了!他还从没见过这个年纪的学生,有谁能抗拒网吧游戏的诱惑。“少给老子装,不行我给你开个机,咱俩一起玩儿。”“表哥,你不会理解的,你不知道我经历过什么,更不知道我心里有着怎样的压力。你们都不懂,没人能懂!”每当小帅闭上眼,就总能想到那个金黄色的夏天。想到海棠拿着金灿灿的奖状,比他优秀百倍。想到海棠像个城里姑娘般,趾高气扬地离他远去。想到海棠在城里重点中学的重点班,次次都能考第一。他在懵懂无知的年纪,尊严就被那个姑娘狠狠踩在了地上;他知道自己没有好爸爸,做不了城里人;他知道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选择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是一种骨气,也是一个目标,更是他在困厄的环境里,向上突破的动力。他朝表哥自信地说:“别说打一次游戏,就是打一百次,我也不会沾上网瘾。不要再动歪心思了,你打你的,我学我的。说好了双赢,而不是让你赢两次。”表哥的伎俩被拆穿,表哥的智商被碾压,那一刻小帅表现出来的老谋深算,活脱脱像个大人。初二下半学期的时候,表哥的财务状况出现了严重危机。之前肆无忌惮地上网,使他花光了积蓄、花光了压岁钱,舅妈每天给的生活费,不足以支撑他的网瘾、他的生活、他给小帅分钱、他庞大的开销。学期末的时候,表哥突然不上网了。小帅推着自行车追上去,他还以为表哥要认真准备期末考试了。“老表,别跟着我了,别逮着我薅了,地主家也没余粮了。”表哥苦着脸,话还没说完,后面就来了一群初二学生,把表哥团团围住了。表哥借了人家钱,不止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凡是跟他玩儿得好的同学,他都借遍了。众人七嘴八舌讨债,小帅在心里一合计,表哥竟然欠了200多块钱外债。面对众人围堵,表哥直接摆烂:要钱没有,要命一条。这话捅了马蜂窝,让本就气急败坏的众人,更加怒火中烧。有的人鼓着额头的青筋,有的人跳下自行车,有的人抽出绞锁……场面一度十分紧张,表哥外强中干,吓得两条腿都打起了摆子。那一刻他充分意识到,老赖不是那么好当的。还是小帅鼓足勇气站了出来:“就算打死他,他也没钱还。给我们一点时间,最晚这个暑假结束,开学肯定还钱。如果还不上,你们连我一起打。”第7章造假表哥在感激小帅仗义的同时,又埋怨他多管闲事。欠了那么多钱,就算暑假结束了,他也依然没钱还债,到头来还不是要挨揍?“两条路。第一条,你应该知道舅妈藏钱的地方。从家里偷偷拿几百块钱还债,然后再跟舅妈主动认错,这个事也就过去了。”小帅推着自行车,十分深沉地考虑道。“我妈打人你又不是没见过,而且真偷了钱,我这个假期又要被锁在家里了,比坐牢还难受。我情愿被同学打。”表哥十分毛躁地嚷嚷着。“第二条路……”小帅停住自行车,犹豫片刻问:“表哥,你们班有跟你同村,或者家长在化肥厂上班的同学吗?”“没有!”表哥十分确定。“那总举报你的那个人是谁?有头绪了吗?”表哥咬牙切齿道:“程小娟,你们初一的,她妈和我妈在一个车间上班。”小帅当即压住兴奋:“也就是说,她除了举报你上网之外,对你们班的事并不了解?”表哥斜了小帅一眼说:“她要知道我们班的事,不早把我欠债的事情捅出去了?那个长舌妇,也就放学的时候,盯着我进不进网吧。”期末考试过后,小帅因为英语听力的稳步上升,他的成绩更上一层楼,直接干到了年级第三、全班第一。而表哥依旧十分拉胯,他连奖状都没摸到。放假当天,表哥看着小帅车筐里金灿灿的奖状,看着他手里的暖水瓶奖品,内心顿感五味杂陈。他嚷嚷着说,自己小学的时候也次次考前三,上初一的时候,自己都还是班里的前五名。要不是因为上网,他也能拿奖状,也能拎暖水瓶。他们一起来到了镇上的北大棚市场,买了奖状和日记本。日记本和奖状跟学校里发的都是同款。小帅挥毫泼墨给表哥填了个“三等奖”,造假就这么完成了。“你给我填个一等奖多好?再把你暖水瓶借给我用用,这样我也好意思跟爸妈狮子大开口。”表哥贪心地埋怨道。“表哥,不是我舍不得暖水瓶,而是树大招风。你突然拿第一,进步太快,舅妈会怀疑的。就算不怀疑,舅妈肯定到处显摆,万一显摆到知情人那里,咱们就露馅了。”小帅眼神坚定,思维十分缜密道:“三等奖就挺好,虽然不够露脸,但至少能让舅妈看到希望、看到进步、看到你跟我在一起能走正路。”傍晚舅妈回到家,看到小哥俩都拿了奖状,顿时激动得眼泪汪汪。“舅妈,这暖水瓶就留给你们用吧,我年年得奖品,家里有的是。”小帅把暖水瓶放到舅妈面前,紧跟着又说:“假期我想在这里过,一来你们上班忙,我在这里能跟表哥作伴;二来我们一起学习,表哥的成绩肯定会更好。”表哥赶紧在一旁附和:“妈,小帅差点就考了全校第一。我们初二的题他也会,学得比我还好。”舅妈正求之不得,他们夫妻俩天天上班,把儿子扔在家里总归不放心。小帅学习好又懂事,能在家里跟儿子一起学习,他们自然愿意。“妈,小帅又陪我学习,又把奖品给了咱家,你不表示表示啊?”表哥瞅准机会开了口。“有!都有!”舅妈高兴地含着眼泪,激动地跑到里屋,十分大方地抽出两张50元纸票。可她又犹豫了,随即把50元大票塞回去,换成了四张10元的面值,满含欣慰地走出来,塞到了小哥俩手里。小帅脸上带着笑,心里流着泪,舅妈家那么有钱,可出手也太抠了。他本以为通过奖状的刺激,舅妈能每人给个百八十的,这样就能极大缓解表哥的债务压力。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又是那么骨感,理想与现实,总是有着难以想象的差距。“妈,小帅的暖水瓶都值十几块钱。”表哥愤愤不平。“闭嘴,就你话多。”舅妈直接白了他一眼。暑期生活就这么开始了。舅妈每天都会给他们5元钱,留作两人中午吃饭。可就算中午不吃不喝,把这钱攒下来,也不够给表哥平账的。夜里小帅辗转反侧,为表哥的事头疼不已。他也曾暗下狠心,干脆让表哥自生自灭,保不齐被追债的人揍多了,表哥的网瘾就戒了。然而同在一所学校,又身为表弟,他又怎能眼睁睁看着表哥挨揍?小帅的心肠到底是柔软的,他只会记住别人的好,很少记住别人的坏。表哥在沾上网瘾之前,对他是真好,亲哥哥都没有那么好。甭说表哥,就连海棠他都不记恨。两家闹矛盾之前,海棠对他就如亲弟弟一般,带他一起上下学,有好吃的总想着他,带他做游戏、看大彩电。他不记恨海棠,只是想超越她,想证明自己不比她差,不想比海棠矮一截,想和她活在同一个世界里。躺在旁边的表哥挥着大蒲扇,自己扇两下风,还要给小帅扇两下。表哥这种天然的举动,使得小帅内心更加柔软,更加无法抛弃表哥。“其实你要是不来,我妈看我拿了奖,至少能给我50块钱奖励。我要是再厚着脸皮,我妈可能会给我100块。”表哥有一搭没一搭地叹息。“为什么?”小帅侧过身,不解地看着他。“因为我是亲儿子,我妈给再多钱也不心疼。你在就不一样了,你不是她亲儿子,给得越多、亏得越多。”小帅愣了愣,随即便释然的笑了。他并没有嫉妒舅妈偏心,天下母亲哪有不疼儿的?换做是自己的母亲,如果家里没有因盖房而返贫,小帅相信母亲也会给他最好的奖励,他也可以厚着脸皮跟父母撒娇。母爱是伟大的,也是自私的。母爱又是平等的,尽管自己的母亲不能给予物质上的奖励,但那爱的分量一点也不比别人轻。有个疼爱自己的母亲,比什么都重要。他庆幸自己和表哥,都有个好妈妈。可即便是好妈妈,若知道儿子在外面欠那么多钱,也免不了咬牙切齿,对儿子一顿狠揍!所以如何搞到更多的钱还债,成了小哥俩暑期的头等大事。第8章创业第二天上午,哥俩把40元启动资金摊在桌上,便琢磨起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经商探险。表哥建议卖冰棍儿,说大夏天冰棍儿销路好,走街串巷绝对能挣得盆满钵满。小帅也觉得这主意好,而且隔壁镇就有冰棍儿厂。可他们没有雪糕箱子,没法给冰棍儿保温,因此建议否决。表哥又建议说,拿这40块钱去打牌,村里的几个打牌窝点他门儿清。保不齐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这话把小帅惊出了一身冷汗!他说你连数学都考不及格,还想挣那些牌局老油子的钱?就算能打赢,这事儿要是被舅妈知道,咱俩不死也得扒层皮。表哥挠着头又要建议,小帅赶紧打断说:“你还是别建议了,再建议咱俩都得吃牢饭。”最后小帅拍板决定,贩卖西瓜。首先姥姥家有三轮车可以借来用,其次镇上有批发市场,他们路熟。定好计划后,两人立刻行动。只是到了姥姥家门口,表哥又扭捏不愿进门。原因无它,姥姥家偏心小舅,所以跟大舅家关系一直不好。表哥从小到大,也没吃过姥姥家几顿饭。最后小帅进了姥姥家,不仅借了三轮车,还拿了姥爷以前收破烂时,常用的大喇叭。他们蹬车去市场,斥资40元进购西瓜,然后围着镇上卖,跑到村里卖,走街串巷卖。他们被烈日炙烤,白皙的脸颊晒成了黑蛋;他们热得汗流浃背,活像溺水的兔子;他们饿得前胸贴后背,三天就成了小瘦猴。本就不多的西瓜,三天却连一半都没卖出去,小帅核算了一下资金,他们才挣了不到四块钱。“一天才挣1块多,刚好够你在网吧蹲一个小时的。”烈日炎炎下,小帅扇着风叹息。“我现在才知道,挣钱真难啊!”表哥蹬着车,累得腿直打摆子。“那以后还要不要上网了?”小帅坐在车帮上反问。“嘿嘿!”表哥挠头傻笑,似乎对网吧还未死心。到了第四天的时候,表哥扛不住了。他跳下三轮车,一屁股坐在树荫下,捏着酸麻的大腿,死活不愿动弹。“我情愿被同学打,情愿被爸妈揍,情愿再也不上网吧,我也不遭这罪了!”表哥摊靠在树边,直接摆烂。小帅抿着嘴不说话,表哥却滔滔不绝地开始抱怨,说小帅出的都是馊主意,说卖西瓜这条路压根儿走不通,说大热天的都窝在家里吹风扇,街上连个鬼影子都看不见,谁他妈买西瓜啊?小帅却灵机一动,赶忙从车兜里拿出大喇叭,朝表哥激动地说:“哥,你把最后一句话再说一遍。”“谁他妈买西瓜!”表哥满含愤怒、委屈的声音,当即被小帅录了下来。“表哥,我觉得咱西瓜有销路了。”“爱谁谁,我不干了!”“那你在这儿等我,卖完西瓜我来接你。”说罢小帅就蹬起三轮车,朝着不远处的村庄进发。“谁他妈买西瓜!谁他妈买西瓜……”表哥粗犷的脏话,通过大喇叭一遍遍播报,传向了村里的大街小巷。村里人不明所以,还以为谁家干仗了!好奇心驱使着许多人朝着小帅汇聚,一看是个孩子在卖西瓜,小孩们围着哈哈大笑,青年人叼着烟觉得这孩子真有才,有些老年人脸上略带愤怒,觉得小帅在骂他们祖宗。宣传效果是真好,不少人开始问价、挑瓜、称重。可买卖没干几笔,有几个老头不愿意了,他们越听越愤怒,扬着拐杖就开始威胁,要砸了小帅的喇叭、掀了他的摊子、打断他的狗腿。小帅一看形势不妙,买卖再好也不敢做了,他蹬起三轮车就跑,一群老头在后面扛着拐杖追,大喇叭还在不停地叫喊:“谁他妈买西瓜!”小帅拼命蹬着车,带着滚滚浓烟,疾风骤雨般冲出村庄,冲进田野,冲到了表哥乘凉的大树下,这才张着大嘴贪婪地喘息。表哥被一句“谁他妈买西瓜”从午睡中惊醒,看到满脸惊慌失措的表弟,赶紧起身上前询问:“咋了?遇见鬼了?”小帅艰难地咽了咽口水:“数数,我刚才卖了几个?”表哥赶紧去数车兜里的西瓜,小帅则从兜里掏出钱核对账目。表哥惊讶地长大嘴巴:“就这么一会儿功夫,你竟然卖了4个!”听到表哥报出的数目,小帅终于松了口气,把手里的钱码得整整齐齐:“刚好够数。”可表哥却来劲儿了,照这个销货速度,想不发都难啊!他赶紧询问小帅是怎么卖的,然后又让小帅在树下乘凉,他准备骑车亲自出征,把车上仅剩的几个西瓜清空。“你要是不想活着回来,那就去吧。”小帅上气不接下气地喝了口水。“什么意思?”表哥一脸茫然。“先回家,路上跟你解释。”一路上小帅的脑袋都在飞转,这个宣传口号的确好使,就是风险太大,甚至还有人身危险。可要是把这个口号弃之不用,又太可惜了!都说富贵险中求,不冒险怎么能挣大钱?得想个办法改变思路才行。他开始分析市场环境,用这个口号叫卖,孩子和年轻人大都不会跟自己一般见识,他们甚至还觉得挺好玩儿。但那些老头、老太太迂腐、封建、死抬杠,是销售中最大的阻力。他们回去后,先把三轮车放到姥姥家。毕竟他们骗舅妈,说在家里老实学习,万一被舅妈知道他们出摊卖西瓜,估计又会惹出不必要的事端,禁止他们出摊。晚上小帅又辗转反侧,表哥也跟着辗转反侧。但他们愁得不是同一个问题,小帅愁西瓜销售问题,表哥则是看着墙上的奖状,五味杂陈、十分亏心。他知道自己的奖状是假的,是在市场里买来的,他总觉得骗爸妈不太好。“唉,下半年死活得拿个真奖状,把这个假奖状给盖上。”表哥手持蒲扇,阵阵叹息。小帅看着蒲扇所指的方向,顿时灵机一动:“表哥,我有办法不让咱们挨揍了!明天砸钱进货,保证能大赚一笔!”第9章赚钱第二天小帅拿纸壳做了个广告牌,接着哥俩跑去批发市场,把手头资金砸下,全部进购西瓜。他们沿着小镇一路往东,进了村之后,还是沿用表哥的“脏话”吆喝。等围观的人越聚越多,小帅就把大喇叭关上,然后立起广告牌,牌子上写着“状元西瓜”四个字,字的下方还贴着一张金灿灿的“一等奖”奖状。“吃了你这西瓜,真能拿一等奖?真能考状元?”抬杠的村民自然要问上两句。“反正我表弟是吃这西瓜长大的,自从他家种了这西瓜,他学习成绩噌噌往上蹿,年年拿奖状,年年得第一。”这种谎话小帅说不出来,但表哥面不改色心不跳,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你这奖状是假的吧,都考第一了,爹妈还舍得让你们出来遛乡?”表哥突然被问住了,倒是小帅轻声细语说:“我在城头中学念初一,开学念初二。你们要是不信,可以问问村里念初中的孩子,认不认识一个叫‘王小帅’的。”人的名、树的影,摆事实、讲道理。都把话说到这份儿上了,也由不得别人不信。再说小帅卖的西瓜也不贵,跑到大集上也是买,在家门口也是买,买谁的不是买?何况“状元西瓜”这个名字好听,吃了还能讨个好彩头。至于那些因为小帅吆喝骂街,怒气冲冲过来算账的老头子,一看人孩子学习好又懂事,而且及时地关掉了大喇叭,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小哥俩才转了一上午,就把车里的西瓜销售一空。他们中午回到镇上,又砸下所有收入进瓜,按照这个销售套路,没到傍晚便整车清空。表哥以为是自己走了大运,但多年后他才明白,小帅这一套卖瓜的组合拳,其实是一个十分经典的销售策略。同为瓜贩子,都在批发市场进瓜,但别人的西瓜没有品牌,小帅却赋予“状元西瓜”这一品牌,好听、好记、好传播,这个牌子一下就立起来了。同样都是叫卖,但他用势大力沉的脏话来吆喝,瞬间就抓住了人们猎奇的心理,提高了人们对于产品的关注度。同样都是市场里的瓜,你的也不比我甜多少,但小帅的奖状、他的成绩,就成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西瓜本身已经不重要了,卖的是文化。在农村乡下,科学不好使,玄学才好使。吃这瓜真能中状元、考第一吗?大概率不能,但不妨一试,反正这瓜跟别人卖一样价钱,大家肯定更愿意尝试带附加属性的“状元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