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的现代小相公小说免费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9章(第1页)

  从津口县出来,往四面八方售卖的人,没走多久,货物就几车几车的被清掉,很快返程,还带回去许多别地商人来进货。  他们这一队人都往返了三次,还是另做了分割,不然现在还回不来。  生意好,又有另外的销路。  宋原联络了从前在海上往来的商人们,以及现在给他们供货的草原商人,两头下来,出了两万斤的货。  海商们又各有人脉,江家在上陵府也要给赵大宇和李燕白送货,在上陵府就让他们来回跑不停。  要不是为了赶着季节,给丰州县也送一批货回来,他们还得耗在上陵府。现在还有弟兄在那里来回拉货。  谢星珩听了,心中只有一个感慨:上面有人好办事。  否则哪能这样顺利?过路费都能熬死人。  送货的路线拉长,成本也随之增加,越往北,价格越高。  这也是他们的定价策略,过一个府县,价格都会有所上浮。  因还有人持续性的拉货出津口县,谢星珩首批货物就都留在了丰州县,先让当地百姓们尝尝鲜,下批货物,再做分割,留一批,再往外销售一批。  他抽空去找白喜文说了,暂时不急着买铺面,等果干过了季节,忙过这阵子,看看手里余银。  到时糖盒的货款也要结算,加起来看看。  这一回,余下的铺面们,他要争取一次拿下,不再这样慢慢摸摸,一间间的吃。  江知与也在果干到货后,去糖厂找新任厂长贾代全说了事,现在生产计划按照最高标准来。  果干销售过一段落,就会迎来水果糖的风潮。  水果糖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他们不能确定最终销量,先以火爆来看,反正所产水果糖,以地域划分,当地零售以及加盟商批发,都能吃下。  现在规模还是太小,嘉源省只有一家糖厂,丰州县紧跟着继续供给,也只是让嘉源省的生产压力小一些罢了。  谢星珩把去年的营销方式用上,再做了全新调整。根据当地民俗,来做深入人心的广告词。  比如嘉源省的特殊风俗,就能说神佛最爱的供品。  这样夫夫俩不在津口县,忙碌只是接货的那一阵。安排下去以后,落在手里的事情不多。  谢星珩得空,还是继续学习。  孟培德写信叫来的学生们,陆续到了丰州县。  正式下乡之前,先给谢星珩做“同学”,一同上课,制造竞争感,也给他开阔思路用。  一道题,一个人有一个解法。  往年程文看的往年思想,活生生的人站在面前,就是活生生的新思想。  并非是新的一定比旧的好,而是真人面对面,可以就一个课题深入的聊一聊。  这般忙碌,持续到九月份,才告一段落。  九月时,各地商人在果干的销售热潮里,自然而然的加入进来,想要分一杯羹。  他们进货以后,又往四面八方售卖。无形之中扩大了销售市场,也成为了运输队的一个个中转站。  运输队到了,他们若是缺货,当场就能拿下。  若不缺货,运输队就继续向前走。  因运输队持续性送货,商人们也无法囤积奇货,以抬价格。除却少量抢占先机,大挣一笔的人,余下都老老实实薄利多销,让果干更快的售卖一空,解决南地的果干储存。  持续到九月中旬,市场才出现了微量饱和。  这个饱和是指,运输队的人,要走更加长的路,才能把货物卖出去。  经历了三个月,他们才在过季的时候,把大批量的果干,送到了京城。  早有其他商人零散的到京城卖果干,这里的市场打开了,但未铺满。  来自津口县的商队到了以后,在城门那里,就有众多商人闻风而动,抢着时辰来买。  到了京城,他们就不会继续往北走。这是终点站。  终点站也和沿途经过的府县一样,有人批发,就照着批发价出售,不必因零售的价格高一些,就把时间耗在这里。  果干快要卖完了,这个规则不变。因为水果糖已经在出货了!同样一批运输队,拉完果干,还要拉上水果糖。  他们一路都带着些样品,凡是进货量超过千斤的大商人,他们都要送几颗各种口味的水果糖,透露水果糖即将上市的消息,将销售果干时结识的各地商人,继续保持联络,无缝替换到下一个生意里。  说是今年要开始售卖的水果糖,来得很迟很迟。  果干结束,迎来了果酱与蜂蜜。货少,吃法多,打着“南地特产”的名号,往来皆是津口县的商队,沿路给面子买货的人极多。  货品连丰州县都没送到,就已售空。  这一次的销售情况,也能当做各地经济水平、民众消费力的大摸底。  依着这个,当权者和生意人,都会有自己的考量。  糖厂的第一批水果糖,就根据各地的经济,安排了出货量。  运输队有了方向,效率更高。  水果糖需要高端的包装,这批包装陆续被运输队带到嘉源省。丰州县还单独出人,把各式样的包装盒往南边几个发展好的府县送。以供他们包装糖果。  更多的水果糖,则一如计划,满足各地加盟商的基础进货需求之后,余下货品,都送到了京城。  在京城开了一间加盟糖铺的顾慎行,成为了最大赢家。  水果糖跟果干不同,水果糖是糖厂出品,按照契约,他们要优先供货给加盟商。  有加盟商在府县,他们不会轻易出货给别的商人。  顾慎行的加盟铺面,是他的夫郎苏冉做主经营。他们夫夫俩从丰州县观光回来后,就都很有干劲。  为着水果糖,苏冉还特地回了一趟娘家,送了许多样品出去。  卖得再好的货物,也需要有人唱名叫好。尤其是京城,这里遍地是贵人。  单看水果糖的包装,就能猜到这次是要做上层权贵的生意。  单独在铺面里售卖,它就只是糖铺的新品。利用人脉圈子,把水果糖的名声打出来,那它就是权贵们都认可的好糖果。  和苏冉一样,顾慎行也在人脉圈里,为水果糖做宣传。  以他所在的翰林院为起点,又再找同窗好友,还给老家寄送,再悄摸摸把商品送到了国子监。由这些官商里都首屈一指的二代们,从内部瓦解家人们的意志。  他俩实在大气,首批送来的千斤水果糖,光是做宣传,上下打点,就用了一半的量。  这一半,也是顾家人脉的展示。  好东西,不怕晚。  风头很劲的水果糖,有着过硬的配料和口感。  水果制作的糖,本身就足够有噱头,口味丰富口感好,则让它留住了大批的回头客。  各式各样的包装,任他们挑选,其中又以九宫盒为最。  但凡去了糖铺,就无法不被精美的九宫盒吸引。  九宫盒齐聚了十款火爆畅销的水果糖,买一盒,尝十种口味。还能把“天宫送福”图抱回家!更有精美神仙小卡随机盲盒玩法,幸运顾客甚至能开出限量绣像画。  这些附带的东西,对权贵们来说,都是小玩意儿。  别说那些小纸片,就是绣像画,他们说一句想要,京城有得是绣工给他们做。  关键是娱乐性,以及盲盒的不确定性,这是花钱买不来的体验。  同时,权贵与权贵之间,也有攀比。  水果糖售卖期间,顾慎行亲自下场做引导,让这些攀比在水果糖的购买上体现。  水果糖价贵,买得多就是有钱。  水果糖包装盒不一样,某些限量款先来先得。先来也不一定能买到,因为价钱不一样。能用限量包装盒的人,就是有钱。  九宫盒能抽盲盒。抽到的限量绣像画的人,就是比没有抽到的人幸运。抽不到,那你不会多买一点啊?  什么?嫌贵?那你没钱就让让道。  这是谢星珩特意提点过的“奢侈品销售法”。  人在被看不起的时候,容易被激怒,产生报复性消费。  做这种事的时候,要看人下菜。不能为一盒糖,掉了脑袋。  顾慎行比苏冉放得开,彻底落实了“挣有钱人的钱”的计划,让水果糖的销量一天天创新高。  江知与跟徐诚的名声,也在这个时段,随着水果糖的畅销火爆,带来了一阵热议。  在皇城,没人说“糖王”,所聊之言,皆是“两个能干夫郎”。  其中又以徐诚的议论度最高,因为他是林庚跟王府闹翻也要娶的民间小哥儿。是皇上下旨赐婚,但做贵妾的“丢人玩意儿”。  没成想,竟有这般本事。  水果糖的销售额,让糖厂的经济压力骤减。  首先是各厂的原料开销。今年是水果糖占大头,存货变现银后,他们一批批给果农们结算货款。  其次是果酱厂的加工款项。  水果需要熬制成糖浆,再进行下一项加工。  这个步骤简单,糖厂就能完成。但糖厂若全都包揽,出货量就要缩减一半。  跟果酱厂合作,就能多一批货。  亲兄弟,明算账。这批货款,徐诚带上宋原,去跟江致微夫夫谈。  果酱厂早已在果酱售卖上,实现了盈亏平衡。把一应开销去除,账目归零。  有果浆加工款到账,他们再采购生产,就能现银买果子,无需押后等待,让双方的人都心焦。  更南边的生意,是江致微亲自谈的,今年是头一年,这回结算货款,他要亲自去一趟,也跟当地的县官再做沟通,确保来年的合作。  他还要提出植树造林的事,在挣钱的基础上,讲长远发展,也好被人接受。  至少在津口县是这样。去年的津口百姓对植树造林一事不够热情,今年的果干又制作一回,他们的柴火不够。  林区很大,但林区是金疙瘩。他们还能砍了能结金子银子的成熟树,拉去当柴火烧啊?  一年两年的没事,林区还有杂木可以用。  往后年年制作果干,又哪来那么多杂木可砍?  植树造林,势在必行。  他们这里荒地多,但草深树少。也没跟别处一样大面积种地,可以有麦秸稻草烧。他们得为以后做打算了。  货款层层落实下来后,时近年底。宋原要返乡。  徐诚肚子显怀,至此已经藏不住,外头天寒地冻的,无法远送。他预计在二月份生产,今年是回不了家的,委托宋原给家里带了些东西。  今年又做了些皮靴、出锋袄子、皮毛大氅。徐家有,给江家也送些。  这回宋原过来,加深了合作,他们跟宋家也随之亲厚,一并捎带些东西回去,算徐诚给舅爷的礼。  家书厚厚一封,徐诚问过林庚,也给王府写了封信,说他怀孕的事。  警惕十个月,跟警惕两个月不同。藏得住的时候,想方设法的藏。藏不住的时候,就要大大方方。以后孩子出生了,也有名正言顺的身份。  宋原离开前,又去江致微家里坐坐。  江致微还在外地没有回来,家里一应事务是卫泽操持。  卫泽在果酱厂做了半年的监工,在忙碌里,各处顶缺,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他本来就是爽利人,现在跟人说话不见怯怯,大方得体得很。  宋原过来,他好茶好菜的招待,叫来弟弟妹妹作陪,自个儿出门忙活一圈,收拾了一份土仪,交给宋原带回丰州县。  家书是江致微提前写好的,卫泽又临时加了一封——他一直没有松懈,现在已经识得许多字,可以写信了。  夫夫一体,江致微的心思,他看得明白。想跟大伯一家好好的,但娘亲横在中间,是越不过的坎儿。  亲近是真的,但亲热不足。江致微有点端着。  卫泽不好掺和这件事,他也不会盲目的去劝说。他想着,江致微的家书比较公事化,言语稍显硬板,他就写封家常一点的。  说说家里近况,也说说两人的成长,家里的改变。  卫泽也怀孕了,这件喜事也写上。  冬天路不好走,宋原十二月初就动身,这一路为着安全,他比来时慢。  返程时,才把他最初的“看看情况”计划落实,沿途走走看看,对他将来要走的这条路,做了丈量与考量。  十二月的丰州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冬日活动。  各家都忙活起来,因百姓的参与度高,彩头是越来越不好藏。他们藏,百姓找,斗智斗勇里,传出来好多引人发笑的趣事。  今年家家不缺肉吃,日子好过了,到了年底,媒人们忙得飞起。  不论几时出门,哪怕是雨雪天,都有媒人骑着驴子,在街头巷尾的走。  一条街能看见好几个,百姓们坐门口,就能跟他们搭话。  问问是谁家在说亲,谁家小子跟谁家的哥儿姐儿说成了。  就这么间接性的聊着,都能拼凑出完整的说亲流程。  年底时,谢星珩跟江知与千留万留,才把孟培德留在丰州县过年。  人留下了,谢星珩又不去学习,请了三天假,去逛小集忙活。  冬日活动热闹,孟培德领着几个学生去街上走走看看,也歇歇缓缓,看看丰州县在丰收过后的年节怎么过。可以放谢星珩的假。  谢星珩到了逛小集,只办一件事——把对街余下的铺面都拿下。  冬日活动开办到今年,江家已经足够熟悉,各家合作商也热情高涨,整体筹办下来,预留资金后,还有一波回笼期,可以平帐。  谢星珩优先铺面买卖来,活动开销,可以先让合伙人垫付,他等冬日活动结束后再还款。  铺面的买卖相当顺利。两个拿乔的老板是什么下场,大家伙都看得见。  江家今年更是红火,果干、糖浆、蜂蜜,更有王炸水果糖。  都说水果糖是糖厂的,但江知与是不是姓江?这就是一家的!  这般红火,还持续时间这么长,江家也如以往的条件,铺面照市场价来,允诺他们签订新的供货商契约,从台前转幕后。  还是谢星珩亲自来谈的!  这哪有不同意的?  年底衙门也忙,各处都在清点。契据送过去,孙知县一路开绿灯,当天就给他盖印留底。  谢星珩拿了铺面契据,又把几个账房掌柜的叫来,他要看看账本。  年底要算账,账本都拿出来清点核实,谢星珩只过个本数厚度,做了抽查,就去找白喜文,让他从白家库房里,给他拿个好盒子用。  然后再转道去找黄乐文,从他家拿些绣样精美的绸缎,用来垫底。  谢星珩答应过黄乐文,年中时会带他谈一笔生意。  年中时,只有运输队的人来丰州县,能主事的一个也没有。这计划就搁置了。  他来拿东西,颇不好意思,但跟黄乐文说:“别担心,我早做了准备。年底没等上,来年一定办成。”  黄乐文家里都等着的,等到年底,没个准信,要说不失望,那是假的。  但黄家人一向能忍,现在也忙,有钱挣,便没声张闹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