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边军部队历史沿革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0章 定关中,战函谷,威震八百里秦川(第2页)

赵安率军入城后,看到火光四起,满目疮痍,扭头对赵大饼道:“你们先率众救火,然后安抚百姓,尽快布防。”

“遵命!”

赵大饼火速离开后,刁莽叹声道:“咱们夺取灵州城的速度比我预想中的还要快。只是原来的守军死的死,降的降,城中又是这般惨状,咱们本来带的兵马就不多,这该留下多少人守城为好?”

赵安当机立断道:“留一万,尽快聚拢附近一带的百姓到城中。灵州城能够北拒鞑子,南守关中,咱们既然拿下了,便没有弃之不顾的道理。”

“只是这样一来,咱们能带去关中的兵马可就更少了,恐怕很难平定关中的乱局。”

“我相信还是有大靖兵马能够一用的!这个时候想多了也没用,只能是一步一步往前蹚了。”

大半天后,城中各处的大火被扑灭。

熏得满脸黝黑的赵大饼也顾不得洗把脸,找到赵安后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道:“大哥,鞑子估计逃得太仓促了,忘了城中有两处粮仓,城东的粮仓还是更大的那一个,存粮不少,没有被纵火。”

刁莽大笑道:“他们肯定是畏惧赵百品的威名,眼看着东门破门在即,只想着逃命了。现在城中有粮就好办多了……”

“还有一些兵器也能用,就是没兵!”

“大饼,你先留下镇守,不要再给鞑子破城的机会。稍后,我会让人来替换你。”

赵安拍了拍赵大饼的肩膀后,于城中过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便率军沿清水河南下,经鸣沙和中卫,继续南下至薄骨律镇,经过青石岭,抵达原州。

这一段全长三百里左右,地势较为平缓,骑兵驰骋起来,行军的速度非常快。

值得一提的是,赵安在薄骨律镇和青石岭先后得兵两千人。

这些都是大靖兵马,慕名而来。

抵达原州萧关时,守军开关相迎,又得三千兵马。

赵安从这五千兵马中,选择八百同行,随后又派一些北上灵州城,协助守城。

萧关还是要坚守。

它可是关中西北方向极为重要的关口,在六盘山山口依险而立,扼守自泾河方向进入关中的通道,不容有失。

刁莽总算明白赵安为什么没有带那么多兵马了。

他笑着打趣道:“赵百品,以你如今的威望,无论走到哪里,但凡不愿通敌卖国,不愿做亡国奴的大靖兵马,必是一呼百应。这么一看,咱们还真不缺兵马!”

“还不能太过乐观。”

赵安眉头紧皱道:“我从一些追随于咱们的将士口中得知,关中又有一路兵马作乱,现在完全是群魔乱舞,互相碾压。这么下去,关中兵马死伤殆尽,我又如何解洛京之危?”

刁莽破口大骂道:“他奶奶的,等到了常安,我一定一戟一个,把三个罪魁祸首都给砍了不可!”

“不杀他们不足以平民愤啊!”

赵安将手一指道:“继续急行军……”

他们又从萧关出发,经平凉,沿着泾河支流南下,到达了泾州。

关中平原,即八百里秦川以常安为中心,东至潼关函谷关,西至散关,南至武关,北至萧关。

四关合围区域便是关中。

泾州虽距离常安还有三百多里,但已在关中,而且历来是各朝囤积粮草,驻守兵马的重地。

只是眼下的泾州却是哀鸿遍野,破败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