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帅小伙白老头666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2章(第1页)

尤其父亲把目光,转向小帅的时候。“那个…屋里有蚊子,我一直拍蚊子来着。”“哦,我说呢!”伯母这才长舒了口气,又补充:“你拍的还挺有节奏。”小帅:“……”第234章白月光中秋傍晚,小帅家里很热闹,三世同堂,做了满满一大桌子团圆饭。小帅家里热闹,就显得海棠家里很冷清。海棠家也做了一桌菜,但桌前只有三人。尤其开饭前,忠民带着海棠去侧间,对着爷爷奶奶的照片,摆了些贡品,上了三炷香。再回到饭桌,父女俩连吃饭的心情都没了。“吃吧,棠棠难得回来一趟。”美琴叹了口气,家里却再不比往日那么热闹了。中秋虽是团圆节,可家里没了老人,餐桌前少了两把椅子,在忠民悲情的带领下,硬生生给过成了清明节。“哎哟,你看这大月亮,都快赶上100瓦的大灯泡了!”院子里传来了秋红的声音,美琴赶紧起身相迎:“是秋红啊,哟,帅儿也过来啦!”秋红赶紧说:“帅儿给他大伯,买了两盒茶叶,顺便过来坐坐。”这茶叶其实是海棠买的,本是一家两盒。可海棠的行李箱装不下了,就塞到了小帅箱子里。“大伯,听我爸说,您今晚还要搞个赏月?”小帅一边说,一边把茶叶递给海棠。海棠气得不轻,趁旁人不注意,对着小帅的手背,狠狠掐了一下。自己花钱买的茶叶,最后竟然让小帅送了人情。关键家里大人,还夸小帅懂事,更会办事!他是真会办事,借花献佛,白捞便宜。“来来,小院儿我下午就收拾好了!棠棠你把月饼拿出来摆上,秋红你烫壶水,把茶具刷一下。”小帅家一来,这里就显得热闹了。不一会儿大强也来了,小院儿的石桌前,都快围不开了。家里悲凉的氛围,瞬间一扫而空。说是赏月,其实就是在月光底下唠家常。海棠家的院子布置的很好,干干净净的,而且十分宽敞。院子中间还有棵大枣树,据说这枣树的年龄,跟大伯岁数差不多。石桌坐不开,小帅就不往前凑,拿了块月饼,站在海棠家的院子里啃。海棠开始不想搭理他,一来当着大人的面,表现的太亲近不好;二来小帅家的茶叶,都是海棠买的,结果小帅这个家伙,竟然厚着脸皮,说是他给大伯买的。可看小帅站在枣树下,跟个二杆子似的杵着,海棠又不太忍心,便走到屋里,拿了两把椅子出来。“小帅不错,听棠棠说,才进公司不到半年,就要升官了。”忠民喝着茶,中气十足地夸奖。“那比棠棠还差远了!帅儿从小就稀里糊涂,也得亏他姐在外面给指画着,不然靠他自己,吃屎都赶不上热的。”大强谦虚说。海棠这时候来了精神,朝石桌那边笑道:“叔,这个我不谦虚,小帅能进步这么快,都是我教的。”小帅:“……”聊完孩子,大人们就聊果园,聊收购站,聊村里的一些事情。小帅和海棠坐在枣树下,月光透过树枝照下来,带着一丝丝朦胧的浪漫。也许海棠的感触不深,但小帅的感触却特别深。就是在这个院子里,小帅站在楼上,看到海棠从城里回来,看到海棠,再从这个院子里离开。看到这个院子,由干净变得荒凉,深夜被蛐蛐占据。每次小帅放假回家,都趴在窗前,渴望海棠的身影,能再次出现。可后来,却再也没有出现。一切宛如梦境,哪怕此时此刻,海棠就坐在他旁边,小帅依旧觉得有些不真实。“是你吗?”小帅对着海棠,轻声问了一句。“干嘛哦!”海棠被小帅问懵了。“真的是你吗?”海棠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还往身后瞅了两眼。她以为小帅在逗她、吓唬她,却又看到小帅的眼眶里,有泪珠在打转。海棠急得小声问:“你…你怎么了?不舒服?”小帅颤着嘴唇:“我…我说不出来。”那一刻小帅想告诉海棠,这么多年下来,我一直思念你,一直盯着这个院子,一直渴望能见到你。如今见到了,坐在一起了,可又特别害怕失去,怕是泡影,怕终究是黄粱一梦。只是这种话,怎么说得出口?深夜确实让人变得感性,但小帅还坚守着最后一丝理智。最后也只能随着秋夜的风,连同眼眶里的泪珠,一起默默咽到心底,再露出一丝微笑:“我就是觉得,你在月光下,挺好看的,比白天好看!”海棠脸颊腾地红了,第一时间先看看远处的大人。还好大人聊得热火朝天,没听见这么臊的话。接着她才朝小帅腰扭了一下:“神经病呀你!”乡下的假期,其实很简单,回来了就走亲戚。小帅走小帅家的亲戚,海棠走她姥姥那边的亲戚。阳历十月2号的下午,小帅才抽时间,去给韩玉上了坟。“本打算8月15来的,可有点害怕。怕你上来找我团聚,更怕你把我拉下去团聚。”“嘿嘿,好笑吗?不好笑啊!吃糖,吃块奶糖心里就高兴了。还给你带了月饼,鸭蛋黄的,没吃过这么高级的月饼吧?”小帅把月饼掰开,放在韩玉碑前。“以前咱念书的时候,满嘴的理想和抱负。现在毕业了,才发现理想很遥远,远到遥不可及。”“还记得当初在宿舍,讨论为什么努力念书的问题吗?我当时没说实话,其实我念书是为了泡妞儿,为了能和喜欢的那个人见面。”“现在见到了,我以为终于完成理想了,结果理想,才刚刚开始。”“我变得俗气了,开始追求物质了,追求车和房了。我变俗气,是不想让她俗气,不想看她挤公交、坐大客,不想让她住老房子,不想让她在某天,说自己的爱人是个小人物时,而难以启齿。”“你也别笑话我,你要是活着,未必能比我强到哪里去!可能这就是成长吧,不知道这种成长,是否合你心意。但你很棒,虽然生命短暂,可你至少绽放了一次。我却开始随波逐流,慢慢成了物质的奴隶。”“嗨,不说了。明儿又要走了,不指着你保佑我加官进爵,也不指望你让我腰缠万贯。只希望你能让我,怀有一颗相互理解的心,不管对谁,都保留一份宽容,这就够了。”第235章海棠的警觉来的时候大包小包,走的时候,依旧大包小包。大强还专门给找了一辆车,是小帅本家一个哥哥的新车。小帅心里更难受了,他这个哥哥,连初中都没念完,只比小帅大两岁,人家现在竟然开丰田霸道。那时小帅怎么也想不明白,哥哥的钱,到底是从哪儿赚的?他家以前也是穷得掉渣,更不是什么富二代。可小帅又不好意思问,一路强颜欢笑。好歹进了车站,上了大客车,小帅的心情才有所好转。可海棠不太了解村里的情况,在车上落座以后,好奇地朝小帅问:“你这个明明哥,是干什么工作的?看模样混得挺不错的。”小帅把背包放在脚下说:“他以前就是个混子,还在镇上的蔬果批发市场里,干过一段时间的治安员。昨晚听我爸提了一嘴,说现在又成了银行的信贷员。姐,银行信贷员,工资这么高吗?”海棠皱着柳眉,捏着白皙的下巴,漂亮的眼眸转动了好久,字字斟酌说:“帅儿,明明家很有钱吗?”“家徒四壁,他结婚的时候,还上我家借过钱。”“那有没有一种可能,他突然有钱,是靠了不正当手段呢?”海棠疑惑。“姐,人家好心开车送咱,这么背后嘀咕人家坏话,不合适吧。”小帅苦笑道。海棠摇头:“帅儿,咱们家乡,不是资源集中型的地方。穷人想翻身很难,没有文化的穷人想翻身,那更是难上加难。这是经济规律,也是社会规律。”又说:“刚才坐在他车里,我能看出你脸色不对。其实你不用跟他比,在我眼里,你这个明明哥,应该是有问题的。”“他能有什么问题?可能人家早早踏入社会,工作经验比我足,人家也掌握了自己的生存之道呢?我不如人家,就是不如人家,这没什么不好承认的。”小帅抬头看着窗外。可海棠没听小帅的辩解,她沉思片刻后,立刻掏出电话,打给了父亲忠民。“爸,您赚的钱,是存起来了,还是放在家里?”“存起来了!明明是咱村信贷员,给的利息高,是银行的2倍。年初存,年末就能拿利息。”海棠着急说:“爸,你怎么还这么傻?明明一个信贷员,他凭什么给大家高利息?”忠民笑了:“人家有银行担保,收据也都齐全。再说了,人家还有放贷业务,放贷赚的利息,可比银行高多了。”海棠说:“爸,利率超4倍,就不受法律保护了。你赶紧把钱取出来,立刻就去!我叔存没存?”忠民有点惊慌:“村里好多人都存了,你叔也不例外。”“叫上我叔,赶紧把钱拿出来。”“现在取,可一分利息都没有。”“还要什么利息?能保住本金就不错了!爸你听我的,我专业就是干这个的。这就是庞氏骗局,拆东墙补西墙。而且明明花钱不节制、不懂低调,我猜测你们存的钱,已经被他给挪用了。”忠民还有点不情愿:“棠棠,高利贷这种事,在乡下是很常见的。你可能在城里呆惯了……”海棠气得说:“骗子不分城里乡下,更是六亲不认。你赶紧去办,不然我再不回家了。”“好…好吧。”小帅坐在旁边,被惊出了一身冷汗。他张了张嘴问:“姐,有那么严重吗?”海棠松了口气:“咱们为什么要读书?要学各种知识?它的目的,就是更能让人看清事物背后的逻辑。高利贷本身就是高风险投资,而且我要猜的不错,明明这都可能属于非法集资。”“真的假的?那…要不要报警?”在专业领域这块,小帅对海棠还是很信服的。“咱没证据,他毕竟还是信贷员。万一不是我想的这样,把事情闹大了,就把人得罪了。我爸往后,还要在村里住呢,我只能确保我爸和你爸,在这个事情上不承担风险。”旅途中,除了这个小插曲以外,海棠和小帅还是挺开心的。海棠聊着云港的一些往事,小帅聊着家乡的一些事。他们越说越投机,似乎总有谈不完的话题。乃至于回了家里,海棠依旧忍不住想聊。可小帅又钻进了书房,打开电脑联上网,老刘、婷婷他们,在这个假期里,给小帅传了50多期稿子。好在只是审稿,审稿比做稿简单多了。小帅只要大体浏览一遍,确认导语、串词、结语写得没问题,重点内容都在稿件里有所体现,且梳理的顺畅,基本就可以过稿了。50多期稿子,小帅一下午就审核完了。算算自己手里的提成,老刘做了15期,每期抽20;婷婷和张老师,做了35期,每期抽40。小帅一个下午忙下来,净赚1700块。以前,梁超那边发的活儿,小帅都干不过来;现在,手上有了人,小帅巴不得天天打电话,催梁超发活儿,越多越好。有了这些外财,小帅觉得自己离目标,又近了一步。节后上班,小帅在云港服饰站的时候,差点下了公交车。走到车门口,他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不在电视台了,他属于内宣了。在内宣上班,小帅主要的工作,就是跟着开会旁听。程部长要是外出参会,也时常带着小帅。剩下的时间就很闲,小帅除了审一审台里的两个专题外,基本就是看集团资料。内宣有活儿也不安排他,因为内宣所写的材料,很多都是要送交总裁办的。他一个生瓜蛋子,小帅敢写,程部长也不敢用呀!在内宣还有个好处,就是不用勾心斗角。反正大家都挺忙的,各个小组开会、写稿、查资料。有时候程部长,也会使唤小帅跑腿,给秘书处或总裁办,送一些纸质资料。以前小帅以为,大领导讲话,都是自己写稿。来内宣才知道,领导从不自己写稿,一般是秘书处写,要么就是内宣备齐资料、给出草稿,再交秘书处精修。“哎,你就是王小帅啊?”突然有一天,有个浓眉大眼的男人,二十七八岁的模样,站在了小帅桌前。小帅抬头愣了愣:“您好,您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咱们见过?”对方指着小帅电脑屏幕:“《集团先锋》的稿子嘛,你轻合金那期节目,做得真不错!我看庄总明年,又该高升了。”“您是轻合金的?”小帅笑问。“是啊,庄总还挺感谢你的,让我在内宣多照顾你。”“不用啊,各司其职罢了。庄总干好自己的工作,我干好宣传工作,都是为了集团发展,用不上说感谢。”小帅谦虚摆手,又问:“哦对了,您是……”小帅来内宣一周了,但对眼前这个帅哥,并没有多少印象。对方倒是指了指南面的一个工位:“那是我的工位,只不过这些日子比较忙,一直没来内宣这边。”“哦哦,理解!你们轻合金正搞技术改革,这是大事儿。”虽然只是简短的接触,小帅对这个大哥哥的印象倒不错。很随和,讲话声音让人舒服。第236章许家辉最初小帅和这个大哥哥,并无过多接触。也只是偶尔碰面时,彼此报以微笑。小帅在内宣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看资料、开会,以及对集团精神文件的研究与形成,有了一个系统性的了解。再后来程部长,也开始给小帅安排点活儿。一些不是特别重要的外部会议,或者哪个领导秘书发来手稿,也交由小帅来提炼总结,形成文件送审。小帅干得还可以,但在内宣肯定不算出类拔萃。不出类拔萃,不是小帅的能力问题,而是他经验太少,远比不上那些老成员,对集团运作理解的更深。但这足以让程部长,乃至王部长满意了。在内宣第三周的时候,小帅在厕所,又碰到了那个帅哥,他正靠在厕所窗前抽烟。是小帅先开的口:“头两天又没见你,你们单位还那么忙啊?”他弹着烟灰笑道:“工业口嘛,那些厂房设备,一时离了人都不行。”小帅点头,一边撒尿,一边看着对方手里的烟。他竟然抽华子,而且是软华子。这让小帅感觉有些不可思议!虽说在内宣的人,个个都不普通,但岁数相对比较年轻,个人工资应该不是特别高。关键眼前这个人,他烟抽半截就掐了,属实有些浪费!这要是在老家,谁手里点根华子,那都恨不得把过滤嘴给抽了。小帅拉着拉链,看着对方笑问:“对了,认识这么久,还一直没问过您尊姓大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