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宋执印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章 大祭之日(第1页)

淅沥沥——

天公不作美,依旧粗狂的下着大雨,仿佛老天都在为大宋失一明君,而感到惋惜。

呜呜——

皇仪殿内外,哭声一片,整个皇城都弥漫着层层阴云。

有人真情流露,也有人虚情假意。

今日是大丧之日,文武百官个个身着素衣,来到大殿内叩拜赵顼。

赵煦作为赵顼长子,当朝太子,跪坐在灵前。

赵煦面容憔悴,衣衫有些污渍,只是四十九天的时间,赵煦又瘦了不少。

不过,这形象在百官眼中,却是满是赞许。

半个月前,赵煦灵前昏迷,百官本以为,赵煦会拖到大丧之日,才会出现。

没想到,只是惇、蔡卞、蔡京等人。

不过,有三人却是引起了赵煦的兴致。

这三人一文两武,文人是苏轼,那个被称为诗神,有唐宋八大家之称的东坡居士。

苏轼年近五旬,或许是因为常年被流放,又或是急切赶路,苏轼的头发花白,有些杂乱不堪,整个人有些风尘仆仆。

赵煦之所以关注苏轼,其实也是在他的记忆中,苏轼留下的锦绣篇章,成了不少学生的噩梦。

并且,苏轼为官虽政治智慧差一些,但眼光却是不差,而且苏轼也不像他的弟弟苏辙一般,是位投降派。

因此,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苏轼都可以为之一用。

至于两位武人,赵煦的兴趣更浓。

这其中一位武人是刘法,刘法现在年岁不大,应该刚及冠不久,长大高大威猛,但面白无须,还有些稚嫩。

按着太监念到的名录,刘法此番进京,是受到米赟的指派,代替米赟来为神宗悼念。

另一位武人。

不,应该说是太监。

这太监名叫童贯,是唱名太监。

童贯彪形燕额、黑肥,躯干极大,甚至嘴上还有点胡子,目光炯炯有神,完全看不出来是个太监。

赵煦之所以认出童贯,还是因为赵煦认出了童湜。

童湜是高太后的亲信太监之一,内侍省都知,在这皇城之内也算是是一号人物。

而童贯恰好是童湜的养子。

并且,从今天的情况来看,在今天之后,童贯搞不好就会留在他身边。

毕竟,这祭祀名单的唱名者,可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的。

赵煦很清楚,这一切都是高太后的安排。

但是,赵煦并不在意。